“节日期间货物能顺利通关,及时装船,多亏了海关的加班服务。”2010年1月6日,在大连大窑湾海关申报大厅,元旦后第一次来办理业务的报关员李春和同行们聊着。
1月2日,李春为大连某公司在大窑湾海关申报出口冻海鱼,共计7个集装箱,近200吨。“因船期原因,这批货须在当天办完所有通关手续,”李春说,“因报关时间较晚,这在正常工作日也有一定困难。”后来的事实证明,海关的通关服务并没有因为节假日而松懈。在了解到货物面临截载风险后,大窑湾海关在接单、查验等各个通关环节都增加了人力,为货物的及时通关争取了时间。下午4点,李春申报的所有货物办结通关手续,全部顺利装船,企业也避免了因耽误船期而产生的高额经济损失。
货物通关畅通无忧,旅客通关也是如此。元旦当日,大连地区气温骤降,达到近51年来同日最低点。在保障“大仁”轮(中国大连-韩国仁川)旅客正常通关时,大连港湾海关当值关员接到了一项新任务:执行随船临时进境的283人韩国“新年祈福团”监管任务。
据关员隋傲东介绍,这一“祈福团”在大连仅停留一天,当日下午即要乘“大仁”轮返回韩国。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海关在14:30至15:30为乘该轮出境的旅客办理通关手续。但由于旅行社方面的原因,“祈福团”旅客16点多才到达通关现场,海关主动延长作业时间,冒着严寒为旅客提供监管服务至17点,受到在场人员的一致好评。
据统计,1月1日至3日,大连海关节日期间共受理进出口报关单234票,监管各类邮件3896件,航班140架次,服务进出境旅客近万名
来源:海关总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