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6亿美元到408亿美元,在南京海关隶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电子联网监管系统连续10年的高效监管和大力推动下,区内加工贸易产业链实现了“跨越式”腾飞。
十年前,随着南京海关下属的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加贸处科员马明在H883系统中一键回车,全国第一本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手册诞生。这是一次海关监管模式的重大突破,被时任国务委员的吴仪同志称为“加工贸易管理的重大变革”。
作为联网监管全国首家试点企业——伟创力电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原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老员工,公司关务经理杨卫兴见证了联网监管前后的变化。他回忆,10年前,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初现起色,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陆续进驻。但当时加工贸易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企业用于加工贸易管理的纸质账册有200多本。
怎样才能通过先进的手段破除通关瓶颈?——南京海关在充分考量地方政府需求和制造企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与伟创力公司联合组成攻关小组,历经3年时间,于2000年7月推出加工贸易电子联网监管模式。
该模式以海关监管系统、中国电子口岸、企业ERP系统为基础,实现海关对企业从电子账册备案、货物进出口通关、海关核查、报核核销的全程计算机联网管理。联网监管后,企业无需每个合同都到外经贸部门审批并向海关办理备案手续,加工贸易监管水平从粗放型、低效率逐步向集约型、高效率转变。这样,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节约了人、财、物的支出,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
杨卫兴做过测算,联网监管后,伟创力的账册从当时的200多本变为始终固定的1本;通关时间缩短到半天左右。该公司总经理余建章告诉记者:“实施联网监管后的旭电就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业务量逐年攀升,特别是2007年与伟创力完成资源整合后,更是一跃成为世界电子服务行业(EMS)的领军者。这得益于园区优越的区位、人文条件,更得益于海关等政府部门改革创新的举措。”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国内加工贸易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从10年前的26亿美元增至2009年的408亿美元。辖区内形成包括传统过渡模式、通用型公共平台模式、E账册标准模式、产业链监管模式在内的多层次联网监管网络,参与联网监管的企业实现进出口额326亿美元,占整个加工贸易总量的近80%。
“在强调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下,联网监管对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党组书记、关长顾勤说:“从伟创力的发展壮大开始,原有的单个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成了加工贸易产业链、产业群,也吸引了160余家研发机构进驻园区。海关联网监管正在推动园区加工贸易以‘微笑曲线’快速上升!。
来源:海关总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