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变世界仓库
时间: 2009-05-11
经济寒冬,外贸数据双降,然而大宗商品原材料进口量却在迅猛增长,尤其铁矿石、铜、大豆等商品的进口量接连创出新高。在这背后,许多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大宗商品进口暴增是短期套利还是有效需求,制造业开工不足会否引起消化不良?

国际商品全面倒灌

海关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原油进口1634万吨,为12个月来新高;煤炭进口572万吨,为历史纪录最高水平,一季度煤炭净进口则达62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近5倍;3月份,中国铁矿石进口5210万吨,铜进口37.49万吨,也都创下历史新高。

在钢铁、电解铝等严重过剩领域,国际商品则形成了全面倒逼之势。3月份,中国钢材进口127万吨,未锻造铝及铝材进口14.7万吨,双双呈现爆炸式增长,同期出口却在快速下降,照此发展,我国将在数月内成为钢材及电解铝的净进口国。

不仅如此,农产品(行情论坛)方面,根据商务部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系统监测,预计4月份大豆、油菜籽进口将超过380万吨、27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0%、1.8倍,均接近历史高位。前四个月累计进口约1400万吨、90万吨,增长近40%、1.2倍,创历史最高进口量。商务部发出预警,提醒进口企业需适度调整进口节奏,避免过量进口造成损失。国际市场则惊呼,中国买家似乎在大肆抄底商品。

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总体进出口数据却连续五个月下滑,3月份,中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7.1%,进口额下降25.1%。

搬砖头还是有效需求?

为此,记者向相关行业了解目前大宗商品进口暴增的情况,并大至总结出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及大宗商品收储,使国内商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套利交易有利可图,催生出了大量的进口需求。

上海福山路一家金属进出口贸易公司业务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国内价格高,利用期货市场锁定两头价格基本上没什么风险。”据介绍,该公司今年增加了很多铜、铅、锌的进口量,包括金属和矿石,主要销给国内其他贸易商和终端消费企业,其中铜需求最大,铜杆厂和电线电缆厂都要货,但铅由于电池销量不是很好,很难直接找到买家,不过也可以转给其他贸易商。“至于他们把货又卖给谁,就不是很清楚了。”

上述进出口公司对接了国内许多大大小小的贸易商,有的甚至只有一间办公室、三个业务员和两部电话,近几个月来国内外商品巨大价差,给他们带来了“无限商机”。

“很多贸易商就是以‘搬砖头’为主,有30、40元利润就可以做。现在上海市场基本被进口铝锭占据。”上海有色金属网蒋宁表示。他说,目前市场环境下,贸易商不太敢囤货,都是一些短期行为,只看价差,不太注重基本面和价格趋势。

其次,汇率变动也是导致进口激增的关键因素。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相对稳定,而兑非美元货币则出现大幅升值。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等资源国商品大批涌入。比如就有贸易商介绍,现在市场出现了很多以前从未见过的中东和俄罗斯品牌的塑料。

此外,票据融资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了解,由于之前票据贴现利率倒挂,企业通过对大宗商品仓单质押,或企业间销售,向银行申请开出承兑汇票贴现,如此循环操作。既可以赚取商品进口价差部分,又赚取商品价格上涨部分,还可以用低廉获取的资金在金融市场上牟利。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仓单被锁定,商品库存大幅增加。

记者了解到,今年新增的票据融资在大宗原材料物资生产和批发地的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尤其活跃。例如工行沧州分行一季度即办理票据贴现13亿元,工行潍坊分行1-2月的票据贴现量就高达30.78亿元。

在5月6日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一季度)》中,央行认为:票据资金主要投向实体经济中贸易相对活跃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下游企业,在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民币走势困局

从战略角度出发,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用于购买大宗商品无疑是正确选择,但大量进口后是否会引起消化不良,也值得警惕。

今年4月份,全国发电量2747.6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55%,这一降幅较3月同比降幅0.7%大幅增加。

分析人士表示,制造业开工率仍然不高,说明大宗商品原料进来后,并没有被充分消费,企业生产的东西卖不掉。如果状况持续,大量原料库存将形成挤出效应,既占用流通和消费企业大量资金,又对国内上游资源型行业造成压力。

为此,业内传言国家可能将提高锌锭和铝锭进口关税至5%。同样,两个月之前颁布的《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也提及,要实施公平贸易政策,研究国产钢材和进口钢材公平税负政策。

但在当前我国经济格局之下,消化商品库存压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还是增加出口。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接连调高服装纺织、钢铁、塑料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可相对于人民币汇率兑非美元货币20%以上的升值幅度来说,力度仍显不足。

“放宽汇率政策,让人民币适当贬值,对于中国工业企业加速恢复会有好处。”鑫国联期货研究部负责人朱鸣元表示。

(来源: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