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六部委昨日下午联合发布《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推动汽车及其零部件加快出口。《意见》还鼓励有优势的企业或企业间联盟体对外投资,在境外建厂设点。积极引导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出口,支援推广纯电动汽车,引导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等。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最大的影响就是出口,汽车业亦然。虽然下半年中国出口降幅逐渐收窄,但总体来说并未得到恢复。
由于中国资源短缺,机电产品担负的出口任务越来越重,汽车更是首当其冲。到今天,作为一个年产销1200万辆以上的汽车生产大国,中国的汽车出口比例实在令人汗颜,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缺乏自主品牌。中国汽车的产销量主要是靠跨国公司的品牌堆积出来的。
我们知道,中国的汽车的大发展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特别是轿车兴起时,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早已瓜分殆尽,中国被跨国公司视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潜在的汽车大市场”。它们纷纷进入中国,目的就是抢占中国市场。企图让他们把在华合资企业的车子出口到他们已有市场,自相残杀,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相抵触,自然是与虎谋皮,枉费心机。
正是出于占领中国市场的原始目的,占中国汽车主流的合资企业不愿意出口,而且以它们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中国汽车出口只能靠自主品牌单打独斗,而我们自主品牌起步很晚,自主产品较少,水平也不够高,所以中国汽车出口量总上不去,在汽车总销量中占比例极小。象中国这样的汽车生产大国,出口比例如此之小,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中国仅是一个特例。
从目前发展势头看,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已没有多大悬念。与去年相比,增幅将达30%以上,绝对增量达300多万辆。虽然销量增幅如此之大,但产能的增长更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如何让生产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出路之一就是出口。
由于欧美市场已经形成固定格局,而中国仍是一个发展的市场,有很多未知的元素,所以大家都想在中国扩大地盘,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把中国看做是最重要的市场,不遗余力的要抢夺中国市场份额,中国已是世界竞争最为激烈的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形势比在国际市场上还要严峻,如果把一只脚伸到国外,无论对现实还是对未来的长远发挥都大有好处。
现在世界贸易保护主义远不是“抬头”问题,国外对中国的经济调查、提高关税、反倾销等种种制裁中国出口手段非常之多,案件更是层出不穷,金额越来越大。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制造”已发起10起“双反”合并调查,2起反倾销调查,1起轮胎特保调查。7月下旬以来,欧盟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行动,从钢盘条、钢线材、葡萄糖酸钠、钢索、铝合金轮毂、钢缆到聚酯高强弹力纱,不到2个月时间内竟达8起之多。现在美国还一再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这将对中国汽车出口造成更大的困难。有一位汽车企业老总曾算过一笔账,如果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达到6.0,中国汽车基本就无法出口。现在离这个底线只差几角钱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形势相当严峻。国家适时出台扶持出口政策,实属必要。
至于直接到境外投资建厂,是出口的一个好形式,既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有能避开关税壁垒。在海外投资建厂,可以增加当地税收收入,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如果当地没有汽车企业,就自然容易得到当地政府支持,比直接向口成车的阻力要小,是一种更好的出口形势。
现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制约瓶颈是自主开发,汽车制造对中国汽车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企业基本都具有在境外建厂能力,但是想要进入欧美市场难度很大,尽管依照我们汽车产品的性价比,在那些地方是有市场需求的。跨国公司绝对不容许中国的汽车在它们的地盘发挥,会采取种种手段,包括技术壁垒和舆论力量来阻截你。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无异于“与虎谋皮”。直到目前,中国汽车自主企业尚无成功先例。现在我们出去建厂的地区都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对车子品质要求,我们都能做到,我们的汽车价格他们也乐于接受,是我们自主品牌理想的出口地区。只要那里没有他们自己的汽车企业,当地都会欢迎的,就像我们的辽宁省沈阳市欢迎宝马一样。为什么我们在马来西亚和俄罗斯遇到了阻力,就是因为他们本国有汽车工业。
所以出台鼓励汽车出口政策,既是稳定国家整体经济的需要,更是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力措施。(程远)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