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营运中心吸引外企
据了解,以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认定仅分投资性和管理性两种,而外高桥保税区抓住跨国公司新一轮以统一销售为主的业务整合时机,率先推出了营运中心认定。2006年10月,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向12家外商投资企业颁发营运中心认定证书,此后一批批跨国公司纷至沓来。
松下电器机电(中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中心的雷先生表示:“3年前我们确实对去留问题有过犹豫,保税区之外也有吸引人的优惠政策。但综合考量了保税区的业务成熟度、通关流程、配套服务后,公司决定留下来,并且要做大。”记者了解到,在外高桥保税区设立营运中心,经认证后能享受便利的集装箱拼装、退税、及时通关等服务,已成为跨国公司看重的竞争优势。
截至目前,保税区已吸引90家营运中心筑巢,尽管只占区内企业总数不到百分之一,却在今年前三季度贡献了浦东新区26.5%的税收,总额达43.3亿元人民币;完成销售收入1535亿元人民币,占保税区贸易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近三分之一。绝大部分营运中心营运良好,有17家销售同比增幅超过50%,有5家上半年税收超过1亿元。记者了解到,外高桥将加大对营运中心的培育力度,力争至年底累计认定营运中心达到100家,明年达到130家,并推动营运中心从主要统筹中国业务向统筹亚太地区业务扩展。
一个中心转为更多中心
商船三井物流有限公司赵经理告诉记者,面对日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诸多做法符合国际物流的需求。“比如集装箱的保税集拼业务,能够让来自各地的货物在这里集装到一个集装箱内发往目的地,大幅下降的物流成本成了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这比几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更重要。”
而对于营运中心的未来发展,保税区管委会还有更进一步计划。外高桥功能区办公室副主任姜节伟告诉记者,“外高桥保税区将帮助跨国公司将营运中心发展成在中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的销售中心、采购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物流控制中心。”记者了解到,英特尔、德尔福等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已进驻保税区。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营运中心的入住,保税区的国际资本的注入将会大大增加,投入的技术将不断更新。同时,一个更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稳定的投资政策也会在该地区形成。这无疑将给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带来一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
优质服务助力企业
在外高桥保税区大步前进的背后,是它多面出击,联合各个部门共同为企业服务的理念:海关为优质企业搭建通关“绿色通道”;税务部门制订了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相关操作措施,实现了出口退税的征退合一;公安在外高桥功能区域设立了出入境业务受理点,进一步简化和方便保税区、功能区域企业人员办理出入境手续。截至11月底,外高桥保税区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市五分之一。□记者刘东辉
经济金融危机正在世界泛滥,国内部分省市“叫苦”,而集聚了数千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外高桥依然保持着发展好势头。记者了解到,今年1至11月,保税区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5.8%;10平方公里的土地,税收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进出口贸易额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