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8月20日起对一般贸易项下出口的炼焦煤出口暂定税率由5%提高至10%;其他烟煤等由原来的零关税上调至暂定征收10%的关税。此外,焦炭的出口暂定税率由25%提高至40%。
政府此举意在抑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下一步可能在出口配额上采取措施抑制出口。海关总署近期公布了煤炭贸易数据,08年1-7月份全国共出口煤炭3,02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9%。在国内煤炭缺口较大的6月和7月,我国煤炭净出口量分别达到了424万吨和139万吨,这无疑加重了国内煤炭短缺的形势。政府部门针对这种形势,在7月份煤炭进出口数据公布后不久即调整了新的关税,显示政府对煤炭出口的态度偏紧。08年上半年,国内由于雪灾以及地震影响,对煤炭需求大增,为优先保障国内供应,政府曾在一季度限制煤炭出口。不过随着限出政策在二季度下旬松动,同时同期国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促使各贸易商在6月开始大幅出口煤炭,贸易额同比、环比均增幅惊人。
中国不鼓励大规模出口煤炭的政策,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确定,除了将出口补贴转为加征关税,还逐年对煤炭出口配额进行削减。2003年,中国煤炭出口配额接近1亿吨,此后几年,每年的出口配额控制在8,000万吨上下。2008年中国政府再次大幅削减煤炭配额,虽然中国政府没有公布年度计划,但是业界普遍认为,全年配额只有5,000万吨上下,低于07年的配额。2008年3月,发改委发放了今年第一批煤炭出口配额,总量3,180万吨。不过当时中国煤炭仍然是净进口格局,据海关统计,1-3月中国煤炭进口量1,126万吨,出口1,020万吨。近期海关出具了报告为目前煤炭出口激增、进口萎靡的局面提出政策建议。该份报告表示,目前国内电煤供应紧张,夏季用电高峰期和奥运期间保障电力安全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剧供求的紧张关系,为此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煤炭出口配额管理,有效抑制国内煤炭出口的过快增长。种种迹象表明,市场预期的配额缩减可能将成为事实。
限制出口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对国际市场影响明显。尽管此次关税提高的力度较大,但对于改善国内供求关系的效果却不被看好,调整对国内供求关系的实际影响在于强化了国家对出口限制的预期。按照08年下发的第一批煤炭出口配额为3,180万吨计算,目前仅剩下152万吨配额没有使用。即使是预估的5,000万吨配额中剩下的数额都不再出口,全部供应国内,相对国内08年27亿吨的预计消费量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而对煤炭出口企业而言,该政策将不会对其出口效益造成影响。据中国神华透露,尽管出口关税提高会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但在与国外用户签订供应合同时,都有相应的条款规定,如果遇到政府提高出口关税等不可抗力,出口企业将按照关税提高的比例提高合同价格,因此企业获得的出口净利润将不会受到影响。
不过此举对于国际市场的影响是明显的,该政策可能短期内支撑国际煤炭价格反弹。就在中国宣布全面提高煤炭出口关税的同时,澳大利亚BJ动力煤指数也出现了止跌企稳的态势。从7月底到8月初,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挫,国际煤价曾从172美元/吨左右,下跌至155美元/吨,下跌近20美元/吨。上周国际煤价最低时已经跌到150美元/吨左右,而随着上周关税提高的消息传开,到了上周四,澳大利亚BJ现货指数即出现了反弹,回到155美元/吨左右。业内人士预测,此后国际煤炭价格将止跌企稳,并在短期内出现反弹。
(来源:世华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