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出现下滑态势,但由于中国机电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在当前外需急剧萎缩的严峻形势下,我国机电产品仍有较大刚性需求,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机遇与挑战并存。
海关的统计显示,今年1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753.4亿美元,同比下降28.4%,其中出口491.4亿美元,下降20.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张小济分析说,1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大幅下滑,与春节假期因素有关,但机电产品尤其是IT产品下降速度明显快于一般商品,说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买家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后,消费信心和购买力遭受重创。
商务部预计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将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来自商务部近期召开的形势分析会上的消息显示,今年上半年排名前10位的出口省市全部下调了实际增长目标。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等东部省市认为,一季度出口负增长已成定局,全年可能出现前降后升趋势。重点行业也下调了增长预期。前三大类产品———计算机、通信设备及电子元器件预计将下降10%至15%。机械类传统产品,除重型机械、机床、电器、轴承、模具外,其他行业全部下调了增长值。
“全球金融危机虽然造成机电产品的外需急剧萎缩,但这类产品仍是中国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蒋耀平说,“由于中国内地生产的大部分都是低端产品,刚性需求比较大,因此与日本、韩国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生产的高端机电产品相比,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尤其目前推行的家电下乡政策,为许多企业提供了较大的回旋空间。”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在美国、日本等主要市场占有份额稳步提高,出口规模下降但市场份额不降反升,表明中国机电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此外,非洲、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对中国机电产品仍有较大需求,其中对中国的电力设备、通信设备、交通设备等基础设施的成套设备需求巨大。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总体来看,物美价廉的产品在消费紧缩的情况下更容易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但不同企业由于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产业链条长短以及自身研发、制造、营销能力不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承受风险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目前,从事加工制造低端环节的“车间型”企业受到冲击最大,其次是研发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的制造型企业。而具有自主品牌、研发能力和初步建立起国际营销网络的营销型企业受到冲击相对较小。
今年1月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参展人数、展位和订单与往届比都有所减少,推出新产品的公司也是凤毛麟角,但一些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却把这次展会看作是难得的机遇,不仅参展人数最多,且展位规模创历届之最,海尔、长虹、海信等知名企业都在主馆搭建了展台,展出高清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手机等高端产品,受到参观者的青睐。
张小济表示,从外贸发展的长远来看,必须化压力为动力,加快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实现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预计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好转,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有望走出下跌区间。
“中央正在加紧对形势进行研判,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我国将加大稳定外贸出口保增长的政策力度,具体对机电产品而言,目前来看仅仅提高出口退税率还不够,应该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蒋耀平说。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张骥表示,今年我国将采取六大措施保持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平稳增长:调整和完善政策,努力保持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定增长;加快出口基地建设,推动出口结构调整;优化进口结构,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及关键零部件进口;继续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稳定出口增长,推动转型升级;做好出口管制,扩大高技术贸易;深化产业联系机制建设,强化对企业的服务。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