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关税司发布《2006年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及进口税收分析》报告
时间: 2006-11-27
日前,财政部关税司发布了《2006年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及进口税收分析》报告。报告提出:前三季度全国进口税收及重点税源商品进口形势总体良好,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9.2%,特别是累计超出计划进度468.4亿元;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外经济环境总体上有利于进口税收的稳定增长,今年全年实现计划比较乐观,可望实现8%-10%左右的超额。究其原因,报告分析认为,四大因素力推今年我国进口税收实现超收。
首先,国内外经济环境有利于我国外贸发展。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高位稳定,物价涨幅保持低水平,经济总量关系比较协调,工业和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国内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仍然看好。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保持上半年的平稳较快增势,国际投资和并购活动继续活跃,这些因素将有利于进口稳步增长,从而有利于进口税收预算的完成。

其次,国内需求使初级产品的进口增势相对稳定。前三季度,原油、成品油、铁矿砂三项资源性产品的进口税收占全国比重超过20%。从进口数量上看,国内需求将确保其进口增势相对稳定;从进口价格上看,成品油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以及6月我国接受铁矿石涨价19%,客观上都将促使进口税收增长。此外,目前欧佩克成员国已就削减原油日产限额初步达成一致,油价下跌应只是短期现象,同时考虑到国内的大量需求,这应不会对进口税收产生较大影响。

其三,下半年推出的多项进出口税收政策对进出口及进口税收的影响不大。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项:一是7月1日起按“入世”承诺调低了42个税目的汽车产品最惠国税率。从第三季度看,税率下调对汽车进口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考虑到汽车进口的订货周期较长的因素,预计后3月这种促进效应还将发挥一定作用,并有利于进口税收保持稳定增长。二是两项重要的协定税率先后实施。9月1日起我国已实施《亚太贸易协定》第三轮谈判成果、涉及约2000个税目商品,10月1日起已全面实施中国—智利自贸区协定税率,涉及7000多个税目商品。这两项重要政策的实施将有效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其中9月当月我国自亚太5成员国进口额比1-8月月均额增长17.4%,协定税率效果已初步显现。而从近年我国协定税率实施情况看,由于税率下调和促进进口两因素制衡,并且进口环节税不受协定税率影响,相关关税税率的下调应不会对进口税收总额造成较大影响。三是出口退税率和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9月15日起,为进一步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我国调整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由于“两高一资”产品多数是进口税收的税源商品,其出口受限将使国内供应提高,从而可能对相关产品的进口产生一定的抑制。但考虑到政策实施前签订的出口合同在12月14日前出口可按原退税率办理退税,以及企业产能过剩、抢闸出口等因素,今年后3月该政策应不会对进口及进口税收产生明显影响。

其四,海关系统加强征管能力建设,提高应收尽收水平是今年海关税收增长的重要原因。立足构建海关税收征管的长效机制,加强了综合制税建设;加强了对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减免税的管理;完善后续稽查制度,促进企业守法自律;始终保持打击走私的高压态势,为税收征管创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