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施压人民币汇率的真实动因
时间: 2010-07-09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美国制约中国经济的“看家法宝”,美方给出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中国汇率政策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置外国企业于不利地位。事实果真如此吗?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似乎道出了美国的真实动因:“华盛顿极度沮丧地意识到,自己缺乏在现代经济环境中处理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

文章认为,美国贸易政策的过时架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昔日那种敲铜打铁的经济。这种政策建立在美国制造商与中国企业正面竞争(特别是在美国市场)的基础上,对汇率的关注亦如此。

文章同时指出,就算人民币如白宫所要求的那样大幅升值,在掌控与中国的贸易与投资关系方面,美国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暂时解决,并没有结束美中经贸关系中的摩擦。

而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此间给出的结论是:美国很清楚人民币汇率问题并非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美国国会再三拿人民币汇率说事,并把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责任推给中国,无非就是为了淡化自身的不利因素,把视线转移到中国。

何世红说,中国政府始终反对把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但显而易见的是,美国政客依然构筑了一个依靠人民币升值解决美国所有重大经济问题的神话。

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也曾撰文指出,非常担心美国打击中国的持续论调——特别是美国今年即将进行中期选举。害怕前所未有的国内储蓄不足导致的巨额多边贸易赤字,会促使美国犯下大错——通过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寻求以双边“疗法”来促进就业。罗奇认为,用双边汇率方式来解决全球多边经济问题是一种错误的定位。

此间,倡导和谐的中国宣布调整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仍然强调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并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进行浮动。

这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不一定会随时间推移而升值,这让美国批评人士很是失望。但使得中美汇率争端演变为一场贸易战的风险暂时消退。

不过,中国汇率政策将如何演变,目前还远未明朗。但中方多次强调,人民币汇率不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问题在于,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缓慢,就可能再度引发美国对于中国钻国际贸易体系空子的批评——特别是在美国中期选举临近之际。苏格兰皇家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贝哲民表示,如果欧元企稳,中国可能仍会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但如果欧元进一步走软,那么中美之间的政治局势很容易再度紧张起来。

路透社的一篇文章称,但中国大陆之外的分析师和投资者可能没有准备迎接一个潜在的结果:人民币下跌。

文章分析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支持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基本面因素已经发生变化:中国贸易顺差缩小,经济分析师预计未来数年该国的经常帐盈馀可能不断降低,甚至变为赤字。因此,人民币兑美元稳步缓慢升值的基础不再像五年前那般牢固,这也是中国在推进汇率机制改革时不断强调弹性的原因。

尽管新机制还是不能让美国的批评人士满意,中国市场人士却认为,北京方面将不会进一步妥协,美国议员再施加新的压力可能事与愿违。中国所能做的就是展示友好、合作的态度以及随经济和市场状况调整的意愿。

有消息称,美国财政部最早可能本周公布早该发布的贸易伙伴汇率政策报告,预计奥巴马政府可能不会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以免与中国发生外交争端。

看来,由美国政客引发的人民币汇率之争,最终还得因政治而终结。(汗青)


来源:中国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