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昨日公布今年1月份外贸进出口情况,数据显示,我国进出口出现连续3个月“双降”,贸易总额的降幅也加速扩大到29%。专家对此表示,我国外贸形势短期内难扭转,但萎缩的进口将因扩大内需措施而逐步回升。
短期内外贸形势难扭转
我国10年来首次出现连续3个月进出口下降。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我国进口513.4亿美元,下降43.1%;出口904.5亿美元,下降17.5%。进出口总值为14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9%。去年12月份的进出口降幅分别为2.2%和11.1%。
“我国外贸持续低迷,形势越发严峻,受世界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继续加深”,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指出:“短期之内扭转我国贸易形势的迹象尚不明显。”
我国与美、欧、日等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双边贸易大幅下滑。海关统计显示,1月份,中欧双边贸易总额279.3亿美元,下降18.7%,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22.5亿美元,下降15.2%,中日双边贸易总值145亿美元,下降28%。
宋泓表示,如果这些贸易伙伴的国内经济继续受危机影响,我国外贸态势则难以回暖。海关总署的分析则对外贸形势相对乐观,其认为,从总值上看,1月份进出口继续下降,但剔除春节因素后外贸出口有所增长。今年1月份比去年1月份少5个工作日,比去年12月少6个工作日。剔除工作日的影响后,1月份进出口值同比下降8.2%,进口下降26.4%,出口则增长6.8%。
出口退税对整体贸易影响甚微
记者近日从地方省市的外贸主管部门获悉,去年8月份以来的4次出口退税措施已明显使出口企业受益。山东省外经贸厅称,若按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增长8%测算,预计今年将使山东省9769家出口企业增加8.2亿元出口退税额。浙江某纺织企业称,退税率提高1个百分点可使外贸企业利润增加1个百分点。
据海关统计,1月份,出口退税率上调政策所涉及的商品出口有所增长。其中服装出口105.1亿美元,增长5.7%;鞋类产品出口29.1亿美元,增长10.6%;箱包出口11.5亿美元,增长8.3%。去年8月份以来,我国先后4次上调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3次涉及纺织品、服装产品。
宋泓表示,出口出现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需求弹性不高,受出口目的国经济影响不大。因此,当政策面给予一定优惠时,企业利润将明显增加。他强调,出口退税政策对整个贸易形势的影响较小,主要是惠及企业,令企业在危机时段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
记者注意到,机电、机械设备以及高技术等高端产品的出口明显下滑。1月份机电产品出口额下降20.9%,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额下降28.3%;机械及设备出口额下降1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下降28%。
顺差高位微升进口将回升
1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持续在高位运行,环比来看,较去年12月份微幅增长0.3%,同时当月外贸进口下滑速度超过出口。
1月份出口904.5亿美元,下降17.5%;进口513.4亿美元,下降43.1%。记者注意到,进口、出口的下降程度与去年12月份相反。去年12月份的出口和进口额分别下降21.3%和2.8%,进口降幅远小于出口。
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由于春节因素,仅从1月份数据来看很难准确反映进出口形势的真实情况,做出明确判断需待3月份数据出炉,或者将1、2月份数据相加与去年1、2月份对比。白明指出,还应看到贸易拉动经济之外,进口对微观经济的拉动,如进口产品可弥补企业发展中的某些“短板”,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税收和推动产业发展。
宋泓表示,假设进口真的出现萎缩,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扩大内需的诸多工程项目将对其他国家的产品形成需求,因此进口还将出现回升。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