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上海化工区对外贸易增长超一倍
时间: 2006-12-11
上海化工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以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专业开发区,被誉为“上海工业腾飞的翅膀”。上海海关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上海化工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为7.1亿美元,其中第三季度进出口额2.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倍,进口2.3亿美元,增长91.7%,出口0.6亿美元,激增2倍。

   据了解,第三季度上海化工区外贸主要特点如下:

   一般贸易及加工贸易进口增长迅速。今年第三季度,上海化工区一般贸易进口2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口0.2亿美元,增幅分别达到1.5倍和1倍。同期,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0.1亿美元,占全区进口总量的4.3%,减少20.7%。

   主要贸易伙伴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第三季度,韩国、日本和欧盟成为上海化工区最主要的三大贸易伙伴,自上述三国(地区)进出口额依次为1亿美元、0.6亿美元和0.5亿美元,分别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34.5%、20.7%和17.2%,分别增长13.1个百分点、18.6个百分点和减少11.4个百分点。

   液体散装化工品仍为主要进出口商品。第三季度,上海化工区孚宝码头进口液体散装化工品1.9亿美元,占全区进口总量的82.6%,增长40.9%。同期,化工区出口商品全部为液体散装化工品。

   上海化工区于去年7月8日正式开关运作,今年是化工区一期化工主体项目全面投产年,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达360亿元人民币,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同时,一批新的主体项目在下半年陆续建成投产,如巴斯夫、亨斯迈等公司合资的联合异氰酸酯项目等,此外区内孚宝码头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带动周边地区化工企业发展,这些都是化工区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

   作为上海海关设在化工区的重要窗口,上海海关驻化工区办事处承担着为化工区发展建设把关服务的重任,随着上海化工区朝着“国际一流,亚洲最大、最集中,水平最高”的目标迈进,海关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为此,上海海关在化工区加大了EDI税费支付比重,不断提高现场的通关效率,并积极推广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此外,海关还客观分析区内发展趋势,发展“上海化工区特殊(液气态)化工品海关信息化监管系统”,突出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的有机统一,不断推动化工区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