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要为双边贸易做好把关服务工作
时间: 2008-07-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当地海关如何履行好把关和服务职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不断进行管理和体制创新,增强监管效率和管理效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贸易量将大幅增加,大物流经济发展将对关区的物流监管提出新的任务。海关应对大物流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的矛盾。为此,海关工作必须顺应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国际经济贸易运营方式、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交通运输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重视和加强对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研究,不断从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以及体制、机制和制度等方面变革创新,促进海关管理不断跟上时代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特别是要引入风险管理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作为中心环节,构筑既严密监管又高效运作的海关物流监管体系,全面推进海关现代化建设。针对关区人力物力资源状况与经济贸易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加快实施风险管理,整合创新海关各项改革和建设,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建立起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科学的决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海关风险布控系统,加紧建立以数据库为基础,集数据采集、整理、挖掘、风险分析、决策支持、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海关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充分调动海关各方面力量,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加强海关对进出口物流监管的风险作业分析,实现由“以货物为单元”的监管方式向“以企业为单元”的企业守法管理转变,突出监管重点,增强海关的监管效率和管理效能,加快通关速度,确保口岸物流畅通。

二、加强海关科技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大物流管理基础。

大物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构建便捷的物流“大通关”体系,既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又完善口岸功能,实现便利、快捷的“大通关”目标。要确保物流畅通,必须加强科技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科技强关”意识,健全科技管理机制,加强科技应用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工作。加大科技建设投入,提高科技应用水平,为全面实现海关通关作业网络化、监控手段智能化、职能管理数字化和行政决策科学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海关管理的科学化和标准化,不断提高海关管理效能。全面推进和完善H2000通关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加快关区海关业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科学技术与海关管理的深度融合。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积极促进完善外部联网应用系统,加大各应用项目的开发推广力度,提高口岸管理的整体效能。积极加快物流监控检查技术的开发应用和设施配备,在主要海关监管场所积极推广应用集装箱检查、电子地磅、电子闸门、闭路电视、车牌和货柜箱号自动识别等技术和装备,不断提高海关物流监控手段的智能化水平。积极参与广西口岸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不断完善海关一线现场的办公、生活设施,为大物流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服务意识,提供优质通关服务。

一是积极参与广西经济发展研究、招商引资及推介活动,发挥海关职能作用,大力支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创新科学的工作方法,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不断精简审批事项,规范工作程序,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大力支持广西外向型企业、基地和产业发展,促进广西与东盟经济、文化交往与发展,促进广西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强对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提高海关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二是健全和落实企业守法便利管理制度,积极实行便捷通关措施,推行关区口岸快速通关制度,完善边境口岸分类管理模式;实行鲜活、易腐等特殊出口货物集装箱“门到门”监管;坚持业务现场“全天候、无假日”值班和24小时预约通关;健全现场通关事务应急处理机制,确保通关顺畅。三是积极支持广西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制定和实施《南宁海关支持“中国-东盟博览会”工作方案》,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有力的领导机制和工作落实机制,确保南宁海关支持和服务南博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四是全面深入开展海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关区开展“服务南博会,树立海关新形象”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开展“青年文明号”、“党员示范岗”等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关区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博览会志愿者服务工作。

加强关区队伍建设,提高关区队伍素质,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应该认真做好。

(作者系南宁海关党组书记、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