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花茶”、“7019.31”与“稀土“专辑
时间: 2011-10-26
编者按:
本期《归类相与析》刊登的三篇文章,对读者来说,或许在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所传达的经验后,应该有另一种收获和思考。
“花茶”归类初探一文,除了简略介绍“花茶”的商品知识外,重点还提及了“花茶”归类时要涉及09.02、12.11及21.06等品目。这种思考路径及专业反应是可贵的。它提示大家:要穷尽所有选项作为归类时的候选范围。
“7019.31翻译之疑义”一文,提到按现有版本翻译的理解,“7019.31”项下内容就要突破“7019.3”的范围了。这种思考路径也是可贵的。从对现有版本翻译的疑义,到阅读原版资料,以印证问题症结之所在。很显然,文章是从翻译角度来解决疑问的,但如果读者都能从H.S.的结构来思考,会更容易避开“无纺产品”项下出现“针织产品”的误区。
“稀土知识介绍与归类”一文的亮点在于,不仅介绍了商品知识和归类经验,而且梳理了监管政策,还提示了可能出现的风险。犹如一份操作指南,相信各位一定会喜欢。


【注:本栏目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一】“花茶”归类初探 (陈征科)
狭义上,“花茶”仅指那些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具有香气的鲜花与茶坯拌合制得的香茶,但习惯上,人们将如菊花、人参、枸杞等植物沏成的“茶”也称为“花茶”,而不论是否其中含有茶叶。不过即使作狭义理解的“花茶”,从商品实际状态上还分为包含茶叶外成分的花茶和由纯的经加味的茶叶构成的花茶。可见,由于我们国家习惯上经常将各种类型的茶统称为“花茶”,因此尤其在涉及到具体商品归类的时候,容易产生差错和争议也就可以理解了。
容易被称作“花茶”的商品,在《协调制度》中的分布主要涉及09.02、12.11及21.06等品目。
品目09.02项下花茶的范围可参考其品目注释中的描述:“在蒸制过程中加入精油(例如,柠檬油或佛手柑油)、人造香精(可呈晶体状或粉末状)、各种芳香植物的某部分或果实(例如,茉莉花、干橙皮或干丁香)的茶……”,即品目09.02项下的“花茶”主要是指其基本成分是由茶属植物的叶子构成的茶,其实际商品的成分可以是100%经调味的茶,也可能含有如少部分未剔除的干花等(其中两个具体列名为花茶的本国子目0902.1010和0902.2010所对应的英文条款为flavoured,意即加了味的茶,笔者个人观点为该处子目设置的原意为其所加之味的来源应包括所有精油、人造香精以及各种芳香植物,而不应仅拘泥于那些可以被称作“花”的植物)。这类花茶区分于协调制度其他品目的要点在于是否以茶属植物之叶作为基本组成。
相对的,另一大类不包含茶属植物却在习惯上也可沏作“花茶”的商品,如菊花、薄荷、人参等,主要分布在品目12.11。品目12.11下的产品归类之要义在于“由单一品种的植物或植物某部分(包括子仁及果实)构成……”,其与可能归入品目21.06的花茶的区别为,后者项下的花茶是指“由不同种类的植物或植物某部分(包括子仁及果实,不论是否含有其他品目的植物或植物某部分)组成的产品,或由单一品种或不同种类的植物或植物某部分与其他物质混合组成的产品”。例如,某种被称作工艺茶或开花茶的花茶(flowering tea or blooming tea),是将干的茶叶包裹在干花内制成花包,在用开水冲泡饮用时则犹如鲜花盛开,这种茶在品味的同时还能令人获得了视觉上的享受,这类花茶即应作为“不同种类的植物组成的产品”归入品目21.06。详见12.11及21.06的品目注释。
因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笔者才疏,在对部分商品的理解可能存在瑕疵,成文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疏漏之处,如有不足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二】“7019.31”翻译之疑义 (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吴瑕)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品目7019的品目结构:
70.19 玻璃纤维(包括玻璃棉)及其制品(例如,玻璃纤维纱线及其织物)(+):
      —  梳条、粗纱、纱线及短切纤维:
    11 — — 长度不超过50毫米的短切纤维
    12 — — 粗纱
    19 — — 其他
      —  薄片(巴厘纱)、纤维网、席、垫、板及类似无纺产品:
    31 — — 席
    32 — — 薄片(巴厘纱)
    39 — — 其他
    40 —  粗纱机织物
      —  其他机织物:
    51 — — 宽度不超过30厘米的
    52 — — 宽度超过30厘米的长丝平纹织物,每平方米重量不超过250克,单根纱线细度不超过136特克斯
    59 — — 其他
    90 —  其他
    品目7019.3的子目条文为“薄片(巴厘纱)、纤维网、席、垫、板及类似无纺产品”,其原文为“Thin sheets (voiles) , webs, mats, mattresses, boards and similar nonwoven products”。由此可见,无论从中文或英文的语境来看,7019.3这个一级子目项下的商品必须是“无纺产品”(nonwoven products)。当然,也包括子目7019.31项下的“席”。换言之,品目7019.31项下的玻璃纤维“席”是一种无纺织物。
但是,我们再看一下,品目7019项下的子目注释:
“......
子目7019.31
  席是增强用的玻璃原丝平面产品,由几百根平行长丝不规则分布组成。
  所用玻璃丝可经短切(原丝短纤席)或不经短切(长丝席),通过胶粘剂胶合或针织制成玻璃纤维席。
  席子的长丝仍保持其平行长丝形状,这些长丝可以一根根地从席上撕下而不损坏席子。”
  也就是说,按照7019.31的子目注释,该子目中的“席”,其加工方式有二种。一种为“通过胶粘剂胶合”,此种方式属于无纺织物的加工方式。而另一种方式为“针织”。
  众所周知,“针织”(Knitting)与“无纺织”(nonwoven)完全是二种纺织加工工艺。一级子目7019.3项下的子目条文明确注明该一级子目项下商品应为“无纺织物”,但为何在其下的二级子目7019.31的“席”的子目注释中,允许出现“针织”这种加工工艺呢?
  笔者认为,其问题还是出在中文翻译上。我们来看一下7019.31子目注释的原文:
  “......
Subheading 7019.31
Mats are flat reinforcing products of glass strands consisting of several hundred parallel filaments distributed in random order.
These threads can be cut (mats of discontinuous strands) or not (mats of continuous thread) and are hel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binder, or the needleloom process.
They retain their shape in the form of parallel filaments, which can be individually separated from the mat by hand without damaging it.”
在英文原文中,所谓的“针织制成”,对应的原文应该是“needleloom process”,而这个“needleloom process”是不是指的“针织”(knitting)呢?
为此笔者在网上查阅了数本纺织词典。经分析,所谓的“needleloom”对应的翻译应为“导纬针式无梭织带机”或“针刺机”,并非纺织行业上所称的“针织机”,针织机对应的英文应为“knitting frame”或“knitting loom”。
而在第五十六章“絮胎、毡呢及无纺织物”的章节中,在介绍“无纺织物加工工艺”的第二阶段——“粘合阶段”的时候,曾经提到过:
“粘合工艺可分为三种类型:......
(三)机械粘合,纤维网是通过本身纤维的物理缠结得到加强的。机械粘合可以通过高压气体或喷出水流完成,也可通过针刺法(但不是缝编法)完成。但作为无纺织物归类的针刺产品,其范围仅限于:
  ——以长丝为主的纤维网;
  ——以其他粘合方法为主,针刺为辅所制得的短纤网。”
  由此可见,在无纺织物加工过程中,的确需要用到所谓的“针刺”工艺。换句话说,7019.31的子目注释中所提到的“针织制成”(needleloom process),其实应翻译为“针刺制成”。而“针刺”加工,的确是无纺织物加工工艺中的方式之一,7019.31的子目注释就不会与7019.3的子目条文相违背了。
以上仅为笔者个人观点,水平有限,必有错漏,望各位看官海涵!

【三】稀土知识介绍及归类 (归类爱好者)
稀土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为稀土。实际上,稀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称为稀土元素(Rare Earth)。简称稀土(RE或R)。其中,镧、铈、镨、钕、钷、钐(Sm)、铕(Eu)等7个元素为轻稀土元素,剩余10个元素为重稀土元素。


一、商品知识
1.稀土元素性质
物理性质:典型的金属,呈银白色或灰色,金属光泽,硬度不大,导电性不良,具延展性。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元素结合,当和氧作用时,一般生成稳定性很高的R2O3型氧化物(R表示稀土元素),稀土及其合金具有大量吸氢的能力(如镧镍合金是良好的储氢材料)。
2.资源状况
中国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成矿条件堪称得天独厚,探明的储量居世界之首,以氧化物计近10000万吨,约占世界总储量21000万吨的43%,主要是氟碳铈矿;独联体达4000万吨,占世界的19.5%,位居第二,主要是磷灰石;美国为2700万吨,占12.86%,位居第三,主要是氟碳铈矿、独居石。其次巴西、澳大利亚、越南、加拿大和印度等国的拥有量也相当可观。
我国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为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稀土资源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床类型齐全、分布面广而有相对集中,地质科学工作中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地。但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和山东微山等地,形成北、南、西、东的分布格局,并且逐渐形成了“三大基地(包头混合型稀土生产基地、江西等南方离子型中重稀土生产基地、四川冕宁氟碳铈矿生产基地)、轻重(‘北轻南重’)两大体系”的格局。北方主要以包钢稀土为主进行整合,南方则有五矿、中铝、江铜、江钨、厦钨、中色集团、广东广晟等中央央企和地方国企“多头并进”、“割地称雄”。
目前,中国控制世界稀土市场98%的份额。从中国进口稀土的主要三个国家有:日本、韩国、美国。其中,日本、韩国没有稀土资源,而美国拥有稀土资源但禁止开采。如果中国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出口量,20年后,中国可能会能成为稀土资源小国。
3.主要稀土矿物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其赋存状态主要有三种:一是作为矿物的基本组成元素,稀土以离子化合物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构成矿物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这类矿物通常称为稀土矿物,如独居石、氟碳铈矿等。二是作为矿物的杂质元素,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分散于造岩矿物和稀有金属矿物中,这类矿物可称为含有稀土元素的矿物,如磷灰石、萤石等。三是呈离子状态被吸附于某些矿物的表面或颗粒间,这类矿物主要是各种粘土矿物、云母类矿物,而这类状态的稀土元素很容易提取。现在用于工业提取稀土元素的矿物主要有四种:氟碳铈矿、独居石矿、磷钇矿和风化壳淋积型矿。其中,独居石和氟碳铈矿中轻稀土含量较高,磷钇矿中重稀土和钇含量较高,但矿源比独居石少。
(1)氟碳铈矿
氟碳铈矿是提取铈族元素的重要矿物原料。目前,已知最大的氟碳铈矿是位于中国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作为开采铁矿的副产品,它和独居石一道开采出来,其稀土氧化物平均含量为5-6%。品位最高的工业氟碳铈矿是美国加利福尼亚芒廷帕斯矿,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氟碳铈矿.
(2)独居石
又名磷铈镧矿。最重要的海滨砂矿床是在澳大利亚沿海、巴西以及印度等沿海。此外,斯里兰卡、美国、南非、中国、朝鲜、韩国等地都含有独居石的重砂矿床。
(3)磷钇矿
用作提炼稀土元素的矿物原料。
(4)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这是我国特有的新型稀土矿物,不需要破碎、选矿等工艺工程,而是直接浸取即可获得混合稀土氧化物。尤其是重稀土含量高,经济含量大,主要分布在我国江西、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等地。
4.稀土氧化物和稀土合金
除稀土元素外,还有稀土氧化物和稀土合金为最重要的稀土产品。
(1)稀土氧化物主要有氧化钇、氧化镧、氧化铒、氧化镝等商品,基本呈粉末状,主要用于制作着色剂、抛光粉、荧光粉、净化剂等。
(2)稀土合金是稀土元素与其他金属元素的合体,广泛应用于电池、冶金、永磁等行业,尤其是钕铁硼合金,作为稀土永磁材料发展的最新结果,因其优异的磁性能而被称为“磁王”。
5.稀土主要用途
稀土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有“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等美誉,广泛应用于风电设备、汽车尾气净化设备、精密仪器制造及国防、军工、航天等领域,乃至影响到清洁能源生产。为此,美国媒体甚至评论中国掌握着其尖端武器的命门。例如,由于稀土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而且,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稀土科技一旦用于军事,必然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压倒性控制,以及能够对敌人肆无忌惮地公开杀戮,正缘于稀土科技领域的超人一等。
又如在新材料方面,稀土钴及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高剩磁、高矫顽力和高磁能积,被广泛用于电子及航天工业;纯稀土氧化物和三氧化二铁化合而成的石榴石型铁氧体单晶及多晶,可用于微波与电子工业;用高纯氧化钕制作的钇铝石榴石和钕玻璃,可作为固体激光材料;稀土六硼化物可用于制作电子发射的阴极材料;镧镍金属是7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贮氢材料;铬酸镧是高温热电材料;近年来,世界各国采用钡钇铜氧元素改进的钡基氧化物制作的超导材料,可在液氮温区获得超导体,使超导材料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稀土离我们也并不遥远,生活中常见的含稀土元素的器件种类繁多,如电机、扬声器、发光二极管、节能灯管、液晶显示器、发动机尾气催化净化装置、电容器等商品。

二、归类探讨

稀土元素及混合物归类一览表


三、监管政策
2005年,国家取消了三类稀土产品和钼矿砂及其精矿的出口退税,并下调了钨、锑的出口退税率;
2006年,国家对稀土氧化物征收10%的出口关税;
2007年,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2007年加工贸易禁止商品目录》,稀土赫然在目;
2007年,商务部、海关总署开始对铟及铟制品、钼及钼制品出口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2007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钨、锡等稀有金属完全禁止外商开发。钨是制造武器的重要原料;
2009年,为统筹协调做好包括稀土在内的稀有金属管理工作,保护和利用好我国稀有金属资源。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工业信息化部牵头,发改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等12个部门参加的稀有金属部际协调机制;
2010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通过的《2011年关税实施方案》对涉及稀土的进口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从5.5%降为0;对出口商品继续实施15%、25%的出口暂定税率;
2011年,国土资源部决定在我国离子型稀土资源分布集中的江西省赣州市设立首批稀土国家规划矿区。
四、风险提示及建议
我国的稀土蕴藏量和产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是国内稀土市场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过度开采、盲目竞争现象严重,稀土出口低价竞销现象普遍,导致稀土资源大量流失。我国稀土可开采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比重由上世纪90年代的逾80%已大幅下降至目前的30% 。尽管国家不断加大调控力度,但是效果远远赶不上稀土资源的流失速度。主要风险有:
一是走私或违规出口稀土现象仍有发生。2010年我国全年的稀土出口配额的大幅下降,直接导致部分稀土生产企业出口受阻。伪报品名出口成为无配额企业出口稀土类产品的主要手法之一。例如,将稀土产品伪报成不涉证、不涉税且外观相近的大苏打、滑石粉、磷酸氢钙等普通化工品。
二是混合型稀土商品出口隐含政策风险。根据品目2846注释条文解释,“本品目也包括通过化学处理这些元素的混合物而直接衍生的化合物,即本品目包括这些元素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混合物,或含有相同阴离子的盐的混合物,但不包括含有不同阴离子的盐的混合物,不论其阳离子是否相同。”例如,企业将稀土含量很高的二氧化铈和氟化镧混合物申报为“抛光粉”,因为其阴离子不相同,所以不能归入品目2846,而归入3405。
三是外资企业回避国家限制政策变相出口稀土。外资企业在国内设厂购买稀土原材料不受政策限制,因稀土初级产品无需配额管理且出口关税较低甚至为零,企业将稀土加工成初级产品后出口,就可回避国家对稀土出口设置的“关税+配额”双重门槛。例如,某日资企业将氧化钇等稀土金属混合物经过初级加工后,将其作为具有发光特性的荧光体产品出口,逃避海关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