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海关: 昆山海关首创通关新模式
时间: 2006-05-22
“如今来海关办理不同的备案手续,不再像以前那样跑几个海关办事机构了,现在只需到海关备案科一个部门就可以办理好所有备案手续了”在玉山海关监管点刚刚办完备案手续的李小姐兴奋地告诉笔者。昆山海关新近实施的监管资源内涵式、集约化通关模式,在全国海关系统内尚属首创。此举极大地方便企业通关,为昆山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

在出口加工区海关大楼报关大厅,前来办事的外企员工刘先生告诉笔者:“以前,我到海关办理通关手续时,有时要找到几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现在只需找到一个部门就可以了,而且这次海关对作业流程进行了重新变革,实现了‘一站式’办公,给企业办事带来了很大方便。”据了解,按照传统理念,海关的发展模式一般为增加一个监管现场,增添一套监管设施,配备一批海关关员。这种粗放式、外延式的管理模式在适应当地的外向型经济的同时,也对海关的整体管理提出了挑战。昆山海关自1993年建关以来,一直走的是外延式的发展道路,随着形势的发展,昆山海关监管资源也出现了业务现场分散、多个窗口对外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关的管理效能。昆山海关经过研究,在全国海关中首创走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实施资源整合,开展一次前所未有的海关内部体制革命。

在硬件方面,海关建设综合业务新大楼,将3个业务现场整合到新大楼中,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同时,对原有科室进行重组,组建了“政务保障、”业务内勤“、”业务外勤“、业务监督”四个虚拟办公室。根据这一设置再造业务流程,重新设置岗位,实现功能互动,使各个监管流程条块清晰流畅,大幅度地提高业务能力。

在采访中,昆山海关吴永林关长告诉笔者,昆山海关实施体制创新后,各科室职能更加清晰,对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通关,并降低了企业的通关成本;在业务上构建了内勤、外勤、监督三大模块,进一步规范了海关的行政行为,提高了执法权力制衡水平;由于人员岗位的科学配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关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合后,由于按照部门职能来设置机构,使得海关现有机构设施的功能发挥到了最大化,有效避免了政府在新的通关硬件方面的设施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