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影响 对美出口进入“寒冬”
时间: 2008-04-10
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次贷危机影响

新快报讯虽然中国在2007年已成为美国第一大商品进口来源国,但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等因素,我国对美出口已进入“寒冬”。据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2007年中美双边贸易数据,去年我国对美出口2327亿美元,增长14.4%,已明显低于前两年。海关总署也表示,近期人民币不断升值,双边贸易摩擦接连不断,加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美双边贸易将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

增速继续下滑

有业内人士称,2007年对于中美贸易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年度,“中国在去年已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进口来源国和美国第三大贸易出口国。但较前几年,中国对美出口增速正呈明显放缓趋势。”

海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对美双边贸易额为30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美出口2327亿美元,增长14.4%,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19.1%。而中国对美商品贸易出口增幅在2004年为29%,之后两年分别为24%和18%。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对美商品贸易出口表面上是在增长,“但实际有许多产品都是在亚洲其他国家生产零部件,在中国完成最后一道组装工序,而这些产品的出口都记到了中国账下。”

据统计,到今年2月份,我国对美出口增速还在大幅下滑,仅为155亿美元,仅增长0.4%。而今年1月份这一数据为192亿美元,增长率为5.4%。

压力还在加剧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今年1-2月份的数据下滑主要由于雪灾影响,一些出口商品运输受阻,推迟了发货期,而对美出口停滞不前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近期中国出口企业承受着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劳动合同法》、降低出口退税等多重压力,而主要对美出口的企业更成了“重灾区”。除了上述压力外,这些企业还将面临着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且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也在不断深化。

据了解,近期内,横在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企业面前的障碍又增添了两道。包括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3月底最终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活性炭产品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美国玩具工业协会要求从今年5月1日开始,玩具生产商或设计商必须对玩具产品进行危害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对玩具生产商实施分级审核和强制认证,以及对玩具产品实施安全测试等。“贸易壁垒、环保和安全问题加剧成为对美出口下降的主要因素。”一位海关人士表示。

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已成为美国反倾销的10个主要国家之一。以受限范围最多的纺织品为例,一些企业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对美出口的多种商品已经停顿。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表示,他们已有在东南亚和拉美、非洲地区投资设厂的意向,以避开美国专门针对我国纺织品的进口限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