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国际禁毒日前夕,厦门海关对外公布,该关2009年成功侦破一起团伙走私毒品案,共缴获海洛因净重3378.3克,抓获3名毒品走私分子。
打掉这一走私毒品团伙,具有重要的警示教育意义。该案主犯苗菁,是一位正值花季的妙龄女子,毕业于某知名高校,拥有良好家庭背景。那么,是什么诱使一位花季少女走上毒品走私这条不归路呢?
女毒贩相继落网,引出幕后推手
2009年7月26日,厦门海关所辖高崎机场海关关员在监管时,通过观察和分析,“锁定”一位名叫巫丽的中国籍女子,遂对其携带的行李物品进行查验。该女子包内发现的五本硬皮书籍存在疑点,经仔细检查,发现书的封面、封底,贴满了10袋毒品海洛因,净重2385.3克。
巫丽落网后交待,指使她携毒入境的是一个名叫臧萍的女人。臧萍明日从马来西亚回国,厦门入境。
第二天晚上,马来西亚至厦门航班的旅客陆续通关入境,海关关员很快找到了人流中的臧萍……尽管她的藏毒方式精心设计、费尽心机,但海关关员还是在其随身携带的松糕鞋鞋底、饼干盒和巧克力盒内,查获了藏匿其中的数包毒品海洛因,净重993.6克。
美女毒枭人间蒸发,却又突然重现“江湖”
据臧萍供述,巫丽携毒入境虽然是由她安排的,但她也只是下线之一,真正的上线另有其人。幕后组织者,是一位年仅24岁的漂亮女孩苗菁。按照约定,苗菁此时正在广州等待下线携带入境的这批“大货”。
得知这一重要线索后,厦门海关紧急行动,展开布控。为了不惊动远在广州的苗菁,缉私民警让臧萍马上打电话给苗菁,告诉她已顺利带“货”通关入境,计划乘坐第二天上午10时的航班回到广州,并让苗菁做好接货准备。与此同时,厦门海关缉私民警已布下了捕捉苗菁的天罗地网。
然而,苗菁如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踪无影。
十几天很快就过去了,正当缉私民警多方追捕无果、焦急万分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确切消息称幕后主使苗菁已重现“江湖”。
果然,苗菁回到广州,打开关闭已久的手机,还用自己的身份证登记住进了一家三星级宾馆。
苗菁被捕后供述,自己在接到臧萍的电话后,就隐约觉得大事不妙,于是关闭手机,逃到了广州市周边的一个小县城躲了起来,但逃亡的滋味实在难受。有一天苗菁突然悟到,自己犯的是滔天大罪,与其亡命天涯,日日东躲西藏,还不如面对现实。于是决定返回广州,等待命运安排。她说,被捕的那天,她几乎是数秒等待警察的到来。当服务生来按门铃时,她注意到门缝下的人影黑压压一片,知道是警察来了,她没有惊慌,反而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走私毒品害人害己,乖乖女如何一步步滑向深渊?
走私毒品危害社会,罪行重大,必将受到法律最为严厉的惩处。根据刑法规定,走私海洛因50克以上就可以判处死刑,苗菁组织走私的海洛因已多达3378.3克。
2010年4月6日,苗菁被判处死刑。
2008年,23岁的苗菁毕业于西安某知名大学。她拥有良好家境,双亲一个是校长、一个是特级教师,学习生活条件优越。苗菁从小聪明伶俐、品学兼优,一直是父母眼里的乖乖女、老师眼里的优秀生。大学毕业后,个性独立的苗菁决定去广州闯荡,她找到了一份外贸公司的翻译工作。然而,一个叫OBI的黑人男子却改变了她的一生。两人在工作中结识,OBI自称做电脑配件贸易。相识不久后,两人便成了男女朋友,并同居住在一起。OBI几次安排苗菁到马来西亚等地旅游,回来时总要求她带一些箱、包回国。聪明的苗菁很快发现了其中的猫腻。真相大白后,OBI也并不隐瞒,并表示每带一次,就给她1500美元左右的酬劳。已经陷入情网的苗菁没有选择拒绝,最终铸下了葬送自己青春和生命的大错!后来,OBI叫苗菁寻找下线参与。苗菁很快就发展了巫丽和臧萍两个下线。面对每携带一次毒品入境就能得到4000—6000元人民币酬劳的诱惑,家境不好的巫丽和臧萍,决定铤而走险……
苗菁或许没有意识到,此时她的身份已从一个携毒马仔“升级”为毒品走私团伙的组织者,并从此滑向更深的深渊。然而案发后,OBI早已不知去向,苗菁甚至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国籍和具体住址。
切勿拿青春和生命做赌注
苗菁的父母已年过半百,当海关缉私民警通知他们这一消息时,老两口简直不敢相信他们那个既孝顺又聪明的女儿,会是一个毒品走私团伙的组织者!
苗菁为何会如此盲目地走向一条不归路?因为钱?还是爱情?就连她也说不清楚,她认为自己当时可能是“走火入魔”了,现在追悔莫及。
厦门海关缉私民警告诉笔者,目前,国际贩毒集团走私毒品手法隐蔽多样,逐渐将魔爪伸向“80后”、“90后”的中国女孩。以往,海关查获的走私毒品案中,携毒者多为男性,也有少数女性,但都是外籍,而此案中,一下出现了三名中国女性,幕后组织者苗菁年仅25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警惕和深思。(刘俊峰、刘频)
注:文中所有当事人的名字均为化名
来源:海关总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