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海关分类通关 为山西转型提供便利
时间: 2011-01-13

太原海关周斌关长表示,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实施两年多来,实现了海关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给企业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便捷和效益,让企业在转型跨越的道路上更具竞争力。

据《山西日报》报道1月5日,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从口岸进口放电机、平面磨床等60余台设备,由于供货商没有及时将清关资料传来,使公司面临着无法办理海关相关手续,总价值130万美元的进口设备可能滞留港口无法提货并产生巨额滞港费用的困境。

太原海关得知有关情况后,立即派工作人员赶赴晋城帮助企业解决此事。“海关人员一到晋城就立即给我们办理免表手续,一直工作到凌晨5点。”负责公司通关事务的葛子豪说:“第二天一早,我们将免表复印件传到口岸,保证了货物顺利通关,解决了公司燃眉之急。”

此次难题能迅速解决,全得益于太原海关的分类管理制度。这项自2008年4月以来正式实施的通关制度不仅为省内进出口企业开通了通关高速路,更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便利。

两年多来,省内进出口企业在分类管理制度中究竟享受到了哪些通关便利?这些通关便利又为进出口企业带来了哪些实惠?元旦过后,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省煤炭、钢铁、装备制造等行业的进出口企业进行采访,寻找答案。

便利一:“更省时、更省力,极大地节省通关费用”

2010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中煤平朔煤业有限公司向太原海关所属大同海关报进口一批电铲配件,这批货物将从口岸港口进境,当天上午,企业报关人员在大同海关办完报关手续。随即,大同海关向口岸海关发送了电子数据,约1个小时后,口岸海关便发出了货物放行指令,进口货物顺利通关。从报关到放行,仅用了3个小时,节省各类费用数十万元。

“按过去的通关模式,这些进口货物要从口岸进口转关运抵大同后再办理放行手续,需3天至4天时间。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后,两三个小时就能办完所有通关手续。”大同海关副关长弓彦停告诉记者,“不仅如此,企业升级到一定类别还能享受到更多的通关便利。比如在大同海关申报纳税后,在口岸就能直接提取货物,不用再办转关手续了。这对地处内陆的山西进出口企业来说,通关效率大大提高,通关成本也降低很多。”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公司使用的大型运输和采矿设备都是进口产品,很多配件和一些辅助设备都需通过海运从国外进口。2008年仅进口的配件和设备就达12亿元。按照要求,货物达到口岸后必须在14天内完成通关手续,能不能遵照规定期限保证设备准时上线成了公司当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当年下半年,太原海关根据分类管理制度,及时审定中煤平朔煤业有限公司升级为A类企业,使其享受到“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等一系列分类通关便利,解决了企业的心头大事。

“实行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使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办理进口货物通关手续,为企业加速转型提供了极大便利。”负责平朔煤业外贸业务的物流公司副总经理苏岚告诉记者,“公司需要进口的货物常常多达15万个种类,一年之中从国外进口的配件和设备几乎不断。以往公司进口的货物,要远洋运输到离山西最近的沿海口岸办理通关手续,这期间企业要支付很大一笔费用。如今,太原海关实行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原来需要半个月左右才能办完的通关手续,现在运回朔州后,几个小时就能办完,前后只需要两三天,而且一票货物就能较以前节省暂存费、港杂费以及滞港费几十万元。”


来源:海关总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