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实施风险管理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时间: 2010-10-12

首都机场宏远集中监管库区里已是一派繁忙,北京海关属下的首都机场海关关员正在库区开箱查验一批批待检货物,而这些都是通过海关风险管理系统自动分拣出的高风险货物。说起海关风险管理系统的作用,首都机场海关物流监控处副处长丁巍还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今年初,影视大片《阿凡达》在国内各大院线上影,随之,北京海关发现,报关品名为投影零部件的货物当时忽然进口大增,有时一次就进口十几台,当时,海关风险管理系统发出提示:货物有可能存在归类及单货不附情况,属高风险需重点审核。很快,这批货物就转到宏远集中监管库区查验货场,经关员开箱查验发现,这批报关为投影零部件的货物实为放映机,税率应为35%,而投影零部件的税率却只有0-10%。最终货主不得不为这批货物补税46万元。

风险管理找准“管”与“放”的平衡点“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分类管理的方法,将有限管理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实现行政管理整体效能的最大化。”海关总署稽查司副司长王炜对记者解释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海关监管、征税、打私、统计等传统职能不断加重,反恐、贸易安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非传统职能快速拓展。而海关队伍加上缉私警察也不过只有5万人,因而面临着有限的行政管理资源和快速增长的业务量的突出矛盾。如何做到既管得住,又不影响通关速度,找准这一矛盾的平衡点成为了关键。而最早起源于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理念,给了海关以启迪。上世纪90年代末,海关提出了实施企业分类管理,将风险布控应用于通关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即海关通过在海关风险分析作业系统中设置风险甄别参数,对报关单电子数据进行实时风险甄别,确定报关单的风险等级分类。目前,海关风险甄别参数分为一级和二级两类。一级风险甄别参数由海关总署设定,普遍适用于全国,是保证、促进海关执法统一和防止风险在不同关区间转移的重要标准。二级风险甄别参数是对一级风险甄别参数的重要补充,由直属海关针对本关区的特性商品和特殊业务设定,在本关区范围内适用,也是本关区统一的执法标准。风险甄别参数的设定,确保所涉及的风险在不同关区相同处置,有力提升了海关执法统一性。2009年,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优化海关监管和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解决海关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深层次矛盾,增强海关把关服务能力,海关总署在全国海关正式开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出口分类通关改革试点。即在风险分类的基础上,海关通关管理系统(H2000)根据是否涉税、涉证还将报关单划分为高风险重点审核、低风险单证审核和低风险快速放行三类通关作业模式。对诚信守法企业的报关单和其它经风险分析判别为低风险报关单(货物),由计算机快速验放,提高通关效率;对走私违法等诚信度低企业的报关单和其它经分析判别为高风险报关单(货物),实施重点审核和查验,加强实际监管。从而优化监管质量,防范海关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实现有效监管和高效运作的有机统一,切实提高海关执法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和物流成本,协助提高和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海关和企业的双赢。以进一步提高海关通关效率,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优化监管质量提高通关效率成效显著2009年7月,海关总署在北京、天津等15个海关对出口的海运和空运货物试点分类通关。这些海关出口报关单量占全国出口报关单量的96.5%。一年多来,从15个试点海关反映和相关评估情况看,达到了“优化监管质量、提高通关效率、整合资源配置、缓解关员压力”的改革预期目标。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这些海关83%的出口报关单适用了低风险模式通关,实现了低风险货物的快速放行。从三种通关模式比较来看,低风险模式的整体通关速度比“高风险重点审核”模式快33.3%。

实施分类通关后,出口货物的风险得到明显区分,海关监管效能明显提高。2009年7—12月,试点海关数据对比显示,高风险模式中的潜在风险是低风险模式中潜在风险的4.6倍。今年上半年,改革效果继续扩大,试点海关高风险模式中的潜在风险是低风险模式中潜在风险的5.28倍。这种差异,不仅实际验证了不同模式中潜在风险的高低,而且反映出海关风险防范把重点放在高风险模式上,实际监管更加有效。

此外,分类通关改革后,海关对人力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把节省的人力充实到通关一线,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据统计,开展分类通关的海关把近四分之三的查验力量集中在高风险货物上,高风险货物的查验比例是低风险货物的12倍。今年上半年,82.33%的低风险货物享受到通关便利,而超过7成的查验资源集中配置在对高风险货物进行重点监管上。

今年上半年,高资信企业(AA类和A类)通过低风险模式放行的货物比率为87.5%。上述数据反映,守法经营的出口企业,更多地享受到了分类通关的便利,体现了海关管理中“守法便利、违法惩戒”的原则,不断引导企业珍惜企业资信,守法经营,努力营造和净化执法环境。同时,通关效率的提高,缩短了守法企业出口货物在港口的滞留时间,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得到了进出口企业、行业协会的充分肯定。15个试点海关所在地政府也多次对分类通关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下半年,出口分类通关已在全国推开;同时,进口分类通关在上海和黄埔海关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15个直属海关扩大试点,分类通关改革的社会成效将更加明显。“现在我们通过风险管理,织就了疏而不漏的‘网’,合法进出就畅通无阻,走私违法就会被‘网’住,切实履行依法行政、为国把关的神圣使命。”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说。

来源:海关总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