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仓”成跨境电商政策扶持重点
时间: 2016-04-01
  近年来,跨境电商成为我国外贸市场的一匹黑马,在稳定外贸增长、刺激消费回流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分析指出,跨境电商行业风口正逐渐从B2C转移到B2B模式,发展出口产品“海外仓”模式正成为政策扶持重点。
  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等重磅政策文件接连出台,跨境电商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今年这些政策开始步入落地期,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即点题“跨境电商”,新设12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海关总署也表示,正在研究制定综试区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措施,下一步将尽快研究完善海关监管模式,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建设。而当前跨境电商扶持政策导向开始有所侧重,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海外仓”成为重点。
  所谓“海外仓”,是指跨境电商企业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将商品批量出口到境外仓库,电商平台完成销售后,再将商品送达境外的消费者。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既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外贸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实现外贸稳增长和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部署。
  商务部2015年发布的《“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提出,将推动建设100个电子商务“海外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
  对企业而言,“海外仓”建设有利于降低成本。传统出口模式需经过外国进口商、外国批发商、外国零售商三个环节才能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海外仓”建设可以让出口企业将货物批量发送至国外仓库,不仅扩大产品品类、节约成本,还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本地销售,本地配送。
  “海外仓”也是展示品牌、售后、咨询的窗口。据估算,“海外仓”物流环节较零售直邮方式成本可降低20%-50%,货运时间从20天左右缩短到3至5天。对于监管而言,“海外仓”等跨境电商B2B模式实现清关的规模化和规范化,有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高通关效率,避免偷税漏税。
  对于消费者而言,“海外仓”还能服务于国人“海淘”。例如,顺丰以其“海外仓”作为统一收货地址收货后,再集运回中国,不仅提高商品流转效率,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跨境电商符合当前我国消费模式转化的新特点,既让国内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海外的产品和服务,又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倒逼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
  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2017年将增至8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
  但我国针对跨境电商尚无专门的法律法规,而国际物流、通关、商检、关税等问题又较复杂,亟须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未来的系统性监管势必提上日程,整个行业也将走向规范化发展。商务部《跨境商品电子商务经营服务规范》3月22日已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本文来源:金融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