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百全折戟“超市梦” 河南门店悉数转让
时间: 2014-06-30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获悉,号称要打造中国“农村沃尔玛”的中邮百全超市遭遇严峻考验,其江西、山东两大区域门店悉数关闭,而仅存的河南门店也转让给了承包商。
  中邮百全连锁超市(下称“百全超市”)是中国邮政集团和美国地平线投资集团合作成立,面向农村市场的连锁超市项目。
  2010年,双方签订合作主协议,在河南、山东、江西三个省的12个县开设100家面积100~500平方米的直营店,试点农村连锁渠道。由于种种原因,三年之内关闭了两家直营店,截至2013年8月,百全超市目前在全国共有98家直营店和6000家加盟店。
  一方是具有强大品牌和渠道优势的中国邮政集团,另一方是具有国际化零售业管理经验的投资公司,双方合作的“混血儿”却未能适应中国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梦想破灭
  一位离职的百全员工向记者爆料:百全总部人员几乎全部裁撤,江西、山东的门店全部关闭,河南中心所有门店也转让了出去。“早在今年4月底,江西和山东的百全门店就陆续关闭了。百全在江西省一共有门店41家,其中包括乡镇39家,农村2家。”上述爆料人表示。
  本报记者就上述情况向美国地平线公司中国区副总经理刘薇进行求证。刘薇确认了江西、山东两区域裁撤的消息,并表示,百全超市将自己在河南地区所有直营店“承包”了出去,百全超市将对这些门店不再进行直接管理,但提供门店的指导服务。
  伴随着业务萎缩和门店关闭,百全超市管理层也是频频动荡,其战略也出现了明显的摇摆。资料显示,2011年4月,罗俊被聘为百全超市项目总经理,然而仅仅一年时间,罗俊便卸任这一职务,取而代之的是中国邮政集团分销业务局副总经理靳德标。继靳德标之后,地平线北京公司CEO罗定中负责百全在河南的业务。
  “百全超市目前只剩下河南这一块市场。罗定中在分析了百全超市的经营现状和当地农村市场情况后,决定砍掉零售业务,专做批发业务。由‘打造中国沃尔玛’改为‘打造中国麦德龙’。”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农村市场的批发渠道已经非常完善。一些知名品牌的代理甚至布局到了县级市场。如果百全转型做批发,这对原有的批发渠道产生冲击。这也是一些品牌商不愿意看到的。”
  刘薇对本报记者表示,百全超市未来计划做批发业务并非自身的转型,而是由之前的加盟业务发展而来。
  百全超市“农村沃尔玛”梦想几乎破灭,其亏损数额更是一个谜团。有媒体称百全超市连续亏损三年,亏损额达4亿元。记者曾就此向百全超市进行求证,相关负责人否认了“4亿元”的说法。但承认接连亏损这一情况,并表示:“百全超市还是在投入期,现在谈利润言之过早。”
  不接地气、管理僵化
  本报记者曾经采访过位于新郑市薛店镇的百全超市,这是百全超市开设的第一家直营店,也是百全经营较好的门店之一。但是记者在门店停留一个小时,在这一小时之内,来客数不超过10人,且客单价较低,主要是一些休闲食品。
  “该店2013年7月份计划销售额为14.5万元。这样,一年销售额不超过210万元。对于一家300平方米的门店来说,200多万元的销售额注定是亏损的。”当地一位零售从业者给记者算了笔账。
  上述百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不接地气是百全超市最大的问题所在。百全超市销售的都是一线商品,而农村市场则需要二线甚至三四线的品牌。
  由于百全超市运营主体是美国地平线公司,政策上的一些限制使得其缺乏一些核心的品类。“由于政策原因,百全超市无法经营生鲜和奶制品。这些品类的缺失让百全超市无法与竞争对手抗衡。”上述人士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百全超市缺货现象比较严重。特别在一些休闲食品区域,陈列不够饱满,有些货架甚至出现商品空缺。商品陈列的饱满度是超市经营的一大核心指标,商品陈列饱满能够极大刺激消费者购买欲,从而吸引客流、提升业绩,一些超市为了凸显商品陈列的饱满甚至定做了专门的货架来增强效果。
  百全超市一位店长表示,这是由于配送频次过低所致。这位店长透露,门店商品每周配送一次,因此难免出现货品亏缺的现象。按照行业平均水平,像百全超市这样的小型门店,至少每天要配送一次,对于一些经营生鲜商品的门店,其配送的频次甚至要达到每天两次。而每周配送一次的百全超市显然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其供应链的短板决定了门店竞争乏力。
  搞不懂的农村市场
  百全超市发展乡镇连锁,其最大的对手是当地的农村小卖店。这支由美国人出钱、出设备,中国邮政出网店资源的正规军很容易陷入“小米加步枪”的农村游击战中无法脱身。
  上海尚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春才对记者表示,农村小卖店有三大“制胜法宝”:假货、免税、免费劳动力。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流通到农村市场的假货,使得当地小卖店有价格优势;其次,农村小卖店多以个体户形式存在,每个月根据销售额缴纳很少一部分定额税收;最后,农村小卖店由夫妻二人轮流值守,不要雇佣员工,节省了很大一部分人力成本。
  而正是上述“三大法宝”成为百全超市最大的克星。百全超市采用美国的标准,从设备投入、人员配置乃至税收缴纳方面都要高出很多成本,这使得双方一开始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我们开店成本很高,3000平方米的门店,光空调就安装了5台。另外,我们的门店有9名正式员工,人力成本也高居不下。而周边的一些夫妻店基本上是很少的投入,人员的话就是自己一家人来,成本非常低。”百全超市一位店长告诉本报记者。
  农村市场存在的信息化程度低、配送效率低、销售价格低,物流成本高、时间成本高、服务成本高的“三低”“三高”等桎梏,让投资这里的百全超市深陷其中。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