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后续监控网络归类补税1800余万元
时间: 2007-04-02

   近年来,上海口岸个别进出口企业偷逃税款、逃避国家对进出口商品监管的手段逐步向专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手法日趋隐蔽。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上海海关,就有一家专业权威机构——全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中心上海分中心,时刻监控着进出口商品的归类情况,让冒名顶替商品在“火眼金睛”下无处遁形。仅今年前2个月,上海海关就对各类进出口商品归类补税共计1855万元。

海关后续监控是主要补税手段之一,所谓后续监控,即随时对已放行的进出口商品电子数据进行监控,依托强大的数据库,通过有效数据比对、分析,深入研究商品差异等手段,从成千上万的进出口商品数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风险线索,对其进行事后核查。

近日,上海海关在后续监控中发现,上海口岸进口复印机存在归类风险——从上海口岸复印机进口的情况来看,进口商主要把复印机申报为“多色复印机”和“非多色复印的设备”。由于前者的进口税率比后者高7%左右,为了谋取更高利润,部分企业很可能隐瞒复印机实际特征,进行“从低申报”。上海口岸复印机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一旦发生漏税情况,将给国家带来较大损失。据此,上海海关对进口复印机实施了进一步核查,发现的确有部分企业存在违规申报的情况。上海海关归类分中心及时依法予以追缴,补收税款达523万元。

在后续监控中,上海海关还发现,大众喜爱的礼品——瑞士军刀,在进口过程中也出现了归类差异。有的企业将瑞士军刀归入“刃面不固定的刀”,有的将其归入“刃面固定的其他刀”,前者税率比后者高约6%。海关经过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发现部分企业在申报过程中对刃面是否固定的确存在一定误解。根据《进出口税则》中所述“刃面不固定”的刀指可折叠的刀,瑞士军刀理应归入此类。据统计,此次补税款达1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