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海关眼中的外贸巨变
时间: 2009-09-07

张耀华今年70岁,从小生活在黄浦江边,是听着外滩海关大楼钟声长大的。他说:“小时候每次经过海关大楼,我总有一种崇敬的感情,非常渴望自己也能成为海关的一分子。后来这个愿望实现了,而且干了一辈子。”如今退休后的张耀华仍在从事海关历史研究。

19岁那年,张耀华进入上海海关学校学习,毕业后进了上海海关驻邮局办事处(简称邮办),从事进口邮包查验工作。那时,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不发达,上海海关监管重点主要放在进出境邮包方面。1962年正遇三年自然灾害,家里有海外亲戚的,都大量往内地寄东西,都是粮油、砂糖、副食品之类的生活必需品,逢年过节,邮办查验现场的邮包堆得像一座座小山。

张耀华刚进海关那几年,正是邮办工作繁忙的时候。一线关员既要检查入境邮包是不是夹带走私物品,又要给商品归类估价开税单。因为没有电脑,上万个商品估价资料靠关员用脑子记下来,背出来,否则边查验边查阅资料,势必影响工作进度,甚至无法完成工作,导致物品腐烂变质。张耀华回忆:“那时候几乎每个星期要加三个晚上的班,星期天也常加班。”工作虽辛苦,但在张耀华看来,确实解决了当时群众实际生活困难。

1975年,张耀华从邮办调到海关高阳路码头办事处船监科。那时我国出口货物大都是农副产品,冻鸡鸭、金针木耳,都是老百姓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大批农副产品出口,才换回钢材、木材和机械设备等国内建设急需的物资。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口岸进出口贸易量急剧上升,贸易方式也多了起来。“解放初上海只有两家印染企业做简单加工贸易,那时只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易货贸易和样品贸易四种贸易方式。改革开放后,上海口岸对外贸易方式迅速增加到19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张耀华调至上海海关志办公室工作。为研究港口和海关的变迁,张耀华退休后仍常去洋山港区和各海关业务现场。“现在的港区和海关与三四十年前我在海关一线从事监管那时比,变化之大真是天翻地覆。”他非常感慨,“以前驻船监管,要在外轮上守梯口、爬到舱底看货物是不是卸完,现在全是自动化操作。不仅实现了无纸通关,海关监管方式高新科技层出不穷。对这些新玩意,我这个老海关也得不断学习,不然就落伍啦。”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