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3月重大宏观决策及外贸政策简介
时间: 2015-04-28
  一、 部署经济社会改革发展重点
  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之年。年初召开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共部署16项改革重点,并各有其关键词:行政改革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结构改革即多元投资、大众消费;财税改革即全面公开、调整责权;金融改革即放开民营、深化市场;企业改革即国企分类、非公搞活;扩大开放即升级外贸、加快自贸;“三农”改革即保障粮食、提高民生;新型城镇即危房改造、落户放宽;产业升级即大力创新、争夺高地;民生改革即促进就业、增进福祉;教育发展即促进公平、高校转型;卫生改革即提高医保、普惠基层;文化改革即书香社会、服务均等;环境治理即铁腕治污、环保税法;决策改革即依宪施政、重视智库;军事改革即全民国防、军民融合。
  与海关有关的是:一是行政改革,“有权不可任性”,不任性的政府是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2015年要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二是扩大开放,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增量部分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建立并公开收费项目清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增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数量,提高服务贸易比重。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零部件等进口。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加快与韩、澳、海湾国家、以色列、东盟等签署自贸区协议,建设更加广阔的“亚太自贸区”。三是产业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深度融合互联网和现代制造业、工业化和信息化,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四是决策改革,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视发挥智库作用,完善新常态下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在大力反腐败的同时,打击不作为、乱作为。
  开放也是改革。中央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本期导读中第二至八条均是扩大开放的具体表现,并且自2014年始出台系列相关文件,也资证明中央政府对这一战略的持续践行。
  二、稳步实施自贸区战略
  为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2015年2月16日,国务院批复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函〔2015〕18号)。其主要职能为统筹协调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工作。成员单位由商务部、中央宣传部、中央财办、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等30个部门和单位组成,商务部为牵头单位。
  此前,1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对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多来形成的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原则上,除涉及法律修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事项外,能在其他地区推广的要尽快推广,能在全国推广的要推广到全国。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已决定在更大范围推开,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一是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进一步压缩负面清单,在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再推出一批扩大开放举措,并将部分开放措施辐射到浦东新区。二是除涉及法律修订等事项外,在全国推广包括投资、贸易、金融、服务业开放和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28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广6项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制度创新措施。与海关相关的有期货保税交割、境内外维修、融资租赁海关监管措施。三是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
  目前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都已相继出台方案,并获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四地自贸区正有序推进挂牌准备工作,相关法律规定正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调整实施。四个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推动,将在全国推广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
  三、加强和改进口岸工作
  为保持外贸稳定发展,稳增长、调结构,提升国家竞争力,必须加强和改进口岸工作,营造便利高效、公正透明的通关环境。2015年3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系列举措,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取消和下放一批涉及口岸通关及进出口环节的审批事项,全部取消相关非行政许可审批,不得违法设定或变相设定审批。对必要的审批要简化程序、明确标准,承诺办结时限。二要改进通关服务,提高非侵入、非干扰式查验比例,加强口岸执法政务公开,坚决取缔进出口环节违规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推进通关无纸化,为企业减轻负担、提供便利。三要创新大通关协作机制,加快跨区域、跨部门大通关建设,推进全国一体化通关,由“串联执法”转为“并联执法”,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四要优化口岸布局,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建立和完善通关管理和质量安全监管系统,为创业创新营造更为宽松便捷的环境,助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此前,为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国务院于2014年12月26日,印发了《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国发[2014]68号),提出到2020年,跨部门、跨区域的内陆沿海沿边大通关协作机制有效建立,信息共享共用,同一部门内部统一监管标准、不同部门之间配合监管执法,互认监管结果,优化通关流程,形成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管理体制机制。
  该方案提出三个方面的改革举措。一是强化大通关协作机制,实现“三互”。抓进“单一窗口”建设,全面推进“一站式”作业,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共用机制,整合监管设施资源,推动一体化通关管理,打造更加高效的口岸通关模式,建立口岸安全联合防控机制。二是完善大通关管理体制。优化口岸执法资源,开展查验机制创新和综合执法试点。三是改善大通关整体环境。完善口岸开放布局,加快自由贸易园(港)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制度创新与复制推广,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助推“一带一路”等建设。推进通关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通关法治体系建设,拓展和规范通关服务。方案还提出可因地制宜、动态调整口岸开闭关时间等通关服务,建立货物口岸放行时间评价体系等。
  四、部署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发展,但仍是对外贸易“短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稳定和增加就业,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率、培育新的增长点。这亦可称作以结构优化拓展发展空间的新途径。2015年1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提出一要做大规模,重点培育运输、通信、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等服务贸易,推动文化艺术产品出口。二要优化结构,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占比。三要创新模式。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服务贸易新型网络平台。四要扩大开放。有序放开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推动服务业双向互惠开放,加快实现内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制定重点服务出口领域指导目录,加强规划指导。结合“营改增”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健全法规,完善与服务贸易特点相适应的口岸通关管理模式,提高便利化水平。
  随后,同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8号),这是国务院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作出全面部署。该意见明确,要着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服务领域相互投资,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增强服务出口能力,培育“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到2020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的全球占比逐年提高。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积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新的服务贸易发展模式,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跨国服务业企业,培育若干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意见还进行了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海关牵头2项:1.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的服务出口功能,扩充国际转口贸易、国际物流、中转服务、研发、国际结算、分销、仓储等功能。2.建立和完善与服务贸易特点相适应的口岸通关管理模式。探索对会展、拍卖、快递等服务企业所需通关的国际展品、艺术品、电子商务快件等特殊物品的监管模式创新,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海关参与2项:1.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国际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依托现有各类开发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于2015年上半年启动。2.支持服务业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管理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企业建设境外保税仓,积极构建跨境产业链,带动国内劳务输出和货物、服务、技术出口。
  与此相关的,国务院早在2014年12月24日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67号),这是国务院首次对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新一届政府认识到服务经济发展的现实性,服务贸易上升的必然性,以及新型贸易业态培育的重要性,正在经历从个体业态试点到整体服务贸易制度创新的探索过程,目的在于推动“中国服务”再上台阶、走向世界。该意见中,明确海关牵头的是: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创新服务外包海关监管模式。海关参与的是:1.定期发布《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2.创新服务外包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所需样机、样本、试剂等简化审批程序,实施分类管理,提供通关便利。上海作为21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我关承担着重要的服务外包监管责任。
  五、探索建立跨境电商新规则
  经营主体虚拟化、交易形态高度碎片化等新特点,使得监管成为当下跨境电商交易的最大难题。在拥有47万家网络经营主体,电子商务交易额居全国城市首位的杭州,跨境电商带来的冲击更是首当其冲。按照一般贸易流程设计的海关、税务、商检、金融等监管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地跨境电商多品种、小批次、频繁交易的新特征,外贸企业试水电子商务不仅导致了通关、退税、结汇等新难题,也易诱发质量失控等现象。
  2015年3月12日,国务院同意设立(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函〔2015〕44号),要求着力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支付、物流、通关、退税、结汇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发展,破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难题,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和引领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规则,为推动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作为全国电子商务中心,杭州市计划经过3-5年的改革试验,把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以“线上集成+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和大数据中心。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风险可控制、责任可追究”强大功能,包括海关之内的监管部门可以对企业信用、市场交易、跨境支付、通关物流等进行动态即时的全流程监管。通过事前加强预审、事后保留追溯,可以有效简化事中监管程序,使监管更加有效、更加精细、更加安全,消费者和企业买卖商品更加自由便利,业务流程也更加规范。
  六、稳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的统筹实施,将有效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加快互联互通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这些都是对外开放格局新布局的体现。
  早前在2014年10月4日,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同时,要以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发展重点,大力提升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推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积极推动国际物流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并提出了12项重点工程。
  2014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4号),部署进一步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排头兵作用,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时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要实现“三个成为”,即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在发展理念、兴办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完成“四个转变”,即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
  2015年4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函〔2015〕62号)。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该规划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二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三是产业协调发展。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共建生态文明。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五是公共服务共享。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六是深化对外开放。这一系列的规划政策的出台是为了实践新型区域发展战略,最终能推动对外开放的更好实现。
  七、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大金融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可以推动我国优势和富余产能跨出国门、促进中外产能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中国产品尤其是装备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外贸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健全金融、信息、法律、领事保护服务。注重风险防范,提高海外权益保障能力。
  此前在2014年12月24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总理提出一是简化审批手续,便利“走出去”;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助力“走出去”;三是健全政策体系,服务“走出去”。不仅对于大型企业,国家有着扶助措施,对于小型微型企业,国家也希望其能健康发展。尽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业热情,小型微型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之前,为切实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2014年10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52号),提出十条举措,意在落实好已有的小型微型企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其中与海关相关的举措是: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研究出台继续支持的政策。小型微型企业从事国家鼓励发展的投资项目,进口项目自用且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设备,按照有关规定免征关税。这次在两会报告中的相关表述也很明显地体现了扶助小微企业的决心: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八、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
  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零部件等进口。近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国家进出口政策发生相应调整,稳定出口、增加进口一直是题中之义。兼顾当前和长远,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加强技术、产品和服务进口,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推进创业创新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用好外汇储备,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2014年9月29日,国家加强进口的政策措施确定,一是鼓励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二是扩大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进口。三是稳定国内需要的资源进口,合理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牛羊肉、水产品等一般消费品进口。四是推动进口管理便利化。实行24小时和节假日预约通关,加快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商品无纸化通关试点。扩大采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缩短检验检疫时间。五是搭建进口贸易平台,在公平竞争原则下,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等新模式增加进口。鼓励企业在海外建立采购网点和渠道。发展多双边贸易,拓展经济发展空间。2014年10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4〕49号印发《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分继续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等进口,稳定资源性产品进口,合理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口,进一步优化进口环节管理,进一步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力发展进口促进平台,积极参与多双边合作8部分。
  九、加大行政改革力度
  两会报告中对于行政改革的表述内容为: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一张网,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自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对于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成为行政改革的主线索,很多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这都是很重要的议题。比如,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创新管理,强化服务,着力提高政府效能。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视发挥智库作用。坚持依法用权,倡俭治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切实做到勤政为民,等等。这些表述均是围绕此而来。
  又如,2014年8月19日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决定推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持续扩大改革成效。总理提出,要在各部门晒出权力清单、开展社会评议的基础上,顺应群众期盼,有针对性地推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措施。一是便利企业投资经营,再取消和下放87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其中取消68项,做到能取消的尽量取消、不下放,避免遗留尾巴。同时尽快彻底废止非行政许可审批。二是降低准入门槛,三是减轻企业负担,再取消19个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并进一步加大清理力度,建立目录管理制度,凡未列入目录的一律不得开展。总理强调,要加强改革工作统筹协调,在放的同时着力创新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法治的市场竞争环境,尽政府应尽职责,使简政放权等改革成为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市场环境的“长效药”。


                                   (本文来源:上海海关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