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号称“场馆规模领跑行业,是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单体规模冠绝全球,是世界最大的会展综合体”———位于虹桥商务区内的国家会展中心,将迎来首个展览。随着虹桥国家会展中心竣工日期不断接近,其与新国际博览中心也将化身“双引擎”,助力上海成为国际会展之都。
展馆
体量两倍于新国际博览中心国家会展中心撩开神秘面纱
“明年看上海车展,再也不用一路堵到浦东去了!”驾车经过位于虹桥的国家会展中心时,总有市民会不经意感慨。没错,这个外形酷似“四叶草”的世界级会展中心,将从新国际博览中心手中接过“接力棒”,举办2015年的上海车展。
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规模号称世界第一
与上海现有的几大展馆不同,国家会展中心有着特殊的政府“背景”。记者了解到,国家会展项目(又名: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项目,由代表商务部的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和代表上海市政府的上海东浩兰生服务贸易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上海博览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并运营。
虹桥国家会展中心还未完全竣工却备受关注,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号称有将近100个足球场大小的占地面积。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家会展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是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建筑面积的2.5倍。可提供40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面积和10万平方米的室外展览面积,是上海第一大会展中心———浦东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2倍。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会展综合体,由展览场馆、配套商业中心、办公楼和酒店四大部分构成,而其优越的配套设施也是吸引展商的重要因素。“展馆内就有上海地铁2号线直达,与虹桥机场、虹桥高铁站、上海市区、浦东国际机场又是一线相连,对展览方而言,国展中心是辐射长三角、乃至迎接国际的最佳支点。”作为首展主办方负责人,陈望平这样评价国家会展中心。
从外观看,国家会展中心展馆分布仿如“四叶草”,在会展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设计与传统展馆相比分布更加均衡,未来能大大缩短他的场内观展步行路程。
已签下超过400万平方米展览合约
10月19日,国家会展中心就将迎来首个展览———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记者获悉,不仅作为国家会展中心的开馆第一展,今年也是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从北京移师上海的第一年。
“之所以这一次从北京迁至上海,并最终选择在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主要考虑到上海独特的战略优势和交通条件。”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组委会副主任陈望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会展中心位居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而虹桥商务区紧邻苏浙两省,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距离都在300公里之内,是上海连通长三角的桥头堡。不止是吸引外地展览来沪举办,明年,上海车展也将展会地点从浦东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搬迁至虹桥。此外,国家会展中心日后还将承办“中国博览会”,该展会一年举办1至2次,以进口、内需为主,与广交会相得益彰,而届时,众多国际级展会也将聚集虹桥。
“国展中心到现在为止已经吸引了400多万平方米的展览项目。”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副会长龚维刚透露道,虹桥会展综合体建成后,政府型展会将移师虹桥。“目前来看,上海车展和家具展这两个特大型展会肯定是会搬迁到国展中心举办的。接下来,包括商务部、经信委等政府部门举办的展会,大部分将转移到虹桥。”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江红也这样认为。
西虹桥商务区将以国展中心为核心
对于虹桥商务区而言,国家会展中心显然已成为其核心地标。对此,西虹桥商务区还特别制定了“一核三区”的产业发展布局:即以国家会展中心为核心的会展中心和配套产业集聚区,以商贸和金融为重点的总部经济和金融服务业集聚区,以文化创意产业和电子商务区为中心的蟠龙文化创意休闲区和以高品质居住功能为主的南部特色居住区。
以国家会展中心为重点的会展及配套产业区,将集聚国内国际领先的会展服务机构、展会公司、广告公司、制作公司等会展产业链相关的各环节优势资源,同时也将汇集世界领先的酒店、商业、餐饮、娱乐、休闲等各种配套资源,形成国内外最具规模、最具水平、最具竞争力的会展综合体和地区商业中心。
格局
两大展馆如何划分“势力范围”
浦西:特大型消费类
浦东:工业机械类
经过漫长的市场培育期,上海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会展中心。据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最新统计:2013年上海继续在全国各城市中处于领先。当年上海共举办各类展会793个,展览总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展均规模1.5万平方米;其中国际展占比72.5%,展出面积8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展均规模3.2万平方米。
浦东浦西“哑铃式”发展
“浦东有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包括世博会后改成展馆的世博展览馆,可是浦西却没有一个大型的会展馆。”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江红表示,这一度成为不少国内外展商来沪参展的一大吐槽点。
而如今,上海展馆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将被打破。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会展综合体项目,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将极大地优化上海乃至中国展览布局和结构,彻底缓解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大型展馆严重不足的局面。“上世纪,上海重点发展浦东,而本世纪,虹桥成为重点开发对象。”龚维刚指出,国家会展中心将让未来大虹桥区域的交通枢纽地位被充分利用,使得浦东、浦西的“哑铃式”区域发展结构真正得以成形,大虹桥将获得巨大发展引擎,并将成为中国公共会展的平台。
两大展馆“阶梯式”分工
“上海总共有13个展馆,超过5万平方米就算是大型展馆了。其中浦东有两个,一个是世博展览馆,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另一个是新国际博览中心室内面积20万、室外面积10万,原来浦西没有,现在有了虹桥国展中心,室外室内面积分别是40万、10万,后面提到的两个场馆之间可以说是一个量级的。”面对记者提出的,如何看待两个场馆之间的关系,龚维刚表示,“刚开始无法避免竞争,但发展稳定后,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互补。”
“特大型展馆有利于会展业发展,但在培育期,也势必会对新国展造成一定影响。但从每个场馆的面积、交通、结构来考虑,如何合理分工的问题,不难解决。”龚维刚摆出一套方案,工业展、机械展等重型商业展览放在新国际博览中心最合适;特大型、消费类、政府型展览则交给国展中心举办。
“从场馆结构来看,新国际博览中心20万室内展出面积均为单层,而虹桥国展中心有30万的展馆都是双层,工业展在前者举办更合适。”他表示,由于虹桥国家会展中心的政府“基因”,政府型展览移师至此也是大势所趋。“例如工博会很有可能明后年就搬到国展中心举办。”
虹桥国展中心“巨无霸”式的展览量级,对于接纳特大型展览具有先
天优势,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也是因为其动辄十几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国展中心今后将主要承接已培育成熟的展览。“据我所知,目前国展中心已经签约的展览中有40%是从新国际博览中心接过来,主要是一些成熟的大型展览。”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江红告诉记者。
他还表示,和目前上海几大规模性场馆一样,今后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也将发展“两手抓”,即做场馆的管理方,又做展览的主办方。
诸多“短板”将改善
上海会展业走在全国前列有目共睹,但不得不正视的是,有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展览业的快速发展,上海的会展设施供应量和质量标准一直滞后。对此,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副会长龚维刚也并不回避,他表示,上海供不应求的展馆现状,确实令上海会展业无论从价格、安全还是服务上,都存在不可忽视的“短板”,虹桥国家会展中心投入运营后,将最直接有效地将此改善。
随着中国博览会综合体的建成、投入使用,将明显增加上海的承展面积,而与硬件相比,“软实力”提升更重要。“上海要成为全球公认的国际会展中心城市,除了会展设施,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做‘加法’。”龚维刚向记者举例,“比如在没有虹桥国展中心之前,大型展览都涌到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几乎365天每天都有展览。有很多时候搭展台或是拆展台都要在一天内完成,时间很仓促,这样一来,安全隐患很高,展台质量无法保证。”
与此同时,他指出,同样因为展览档期过满,场馆管理方服务跟不上也无法避免,“长此以往,对来沪办展的国内外展商来说,都不是一次很理想的办展体验。”
众所周知,上海展馆的价格位居全国首位,除了高昂的成本投入和场馆维护,供不应求的市场竞争也是导致价格过高的原因之一。“上海再添一个更大体量的大型场馆,使上海展览场馆规模上形成大、中、小多层次。而从价格上,也能更加合理、公平。”龚维刚表示。对此,新国际博览中心总经理迈克尔也表示认同,在他看来,随着上海“大虹桥时代”开辟的会展市场新格局的来临,新国展将以“专业与经验力量”来应对这一市场变化。“近2个月,我们通过和现有的以及潜在的客户的多次讨论中了解到,展馆的服务质量、性能等这些问题都是他们所关注的焦点。”迈克尔指出,新的国际客户绝不会对质量妥协,此外,他们更希望能寻找到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因此,提升服务质量、性能也将是新国展今后的发展竞争力。
趋势
上海跨入“百万”量级会展时代
2013年,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承办的展览就有87个,总展出面积达622.46万平方米,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未来,原先“一馆独大”的局面或将被彻底改写。随着国家会展中心的投入使用,浦东、浦西“哑铃式”的区域发展结构将得以成型,上海也将正式进入“百万”量级的会展时代。
展览面积供求平衡
“近几年会展行业有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国内外展商都逐渐向上海聚集,这样一来,上海现有的场馆就供不应求。”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副会长龚维刚告诉记者,尽管会展业蒸蒸日上,但令人尴尬的是,这几年上海的会展龙头效应却往往受制于场地,逢到大型展会不得不都一窝蜂地集中于浦东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一方面免不了经常性发生“撞会”,导致很多展会排不上档;另一方面也让参展商们大大增加了参展成本,让上海与周边乃至香港、新加坡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龚维刚预测,100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从未来几年上海会展业的发展走势来看,基本可以达到供求平衡,2015年,上海将建成国际会展之都。
“会展业具有拉动经济的‘杠杆效应’,”在龚维刚看来,上海会展业还可发挥1∶9.2的产业带动效应,即如果会展的直接收入是1,它对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带动收入就是9.2。
有数据显示,伴随明年国家会展中心的投用,未来上海会展业将拥有室内展能超80万平方米,年展出面积超1500万平方米,直接收入超200亿元的展馆。并且由此带动加工、制造以及商贸、旅游、文化、餐饮、宾馆、广告、物流、零售、金融、保险等多个服务业,预计拉动GDP近200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其核心能力是市场资源整合力。而在市商务委牵头编制的《上海市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上海将初步建设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
展览“东迁”是趋势
年初以来,京穗两地展会移师上海的消息频传。北京已举办22届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宣布明年移师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并更名为“中国国际时装展”。而中国国际家具博览会也将落户国家会展中心。事实上,在会展行业,无论是国际展览还是国内项目,整体“东迁”已是一种常态。
展览项目通常以市场和客商需求为出发点设立。正如接受记者采访时,国际汽车交易会组委会副主任陈望平给出的理由是: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所处的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核心区域,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和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汽车及相关产业的聚集地。上海本身更贴近商贸中心和制造基地。
近七成老总看好申城
随着上海自贸区和虹桥商务区规划的启动,长三角产业集群效应将更加强劲。年初在上海举办的会展业界CEO研讨会上,有69.6%的境内企业和72%的境外企业都认为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总体环境非常好。75%的境外CEO选择上海作为未来拓展业务的城市;境内CEO中,超过90%都将上海作为重点市场。
“上海会展业的发展需要很多区域的活力来共同推动,而虹桥国家会展中心必将扮演重要角色。”龚维刚说。
来源:劳动报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