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美贸易中的逆差和顺差
时间: 2010-05-10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一波又一拨,从未间断过。尤其近两年多来,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之下,发生在这两个经济大国之间的新一轮贸易摩擦更是高潮迭起。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双方贸易的不平衡。美国总是认为,在中美双方的贸易博弈中,中方是顺差,美方是逆差,而且彼此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为改变这种所谓的贸易不平衡,美国必然寻找借口人为地挑起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使中美之间贸易纠纷不断加剧。这不仅阻碍了跨国贸易的发展,而且已经影响了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认真正视和对待这个问题。

中美贸易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其中对外贸易,从原先吸引来自东亚地区的“三资企业”开始对美加工贸易产品后,在巨大的“贸易平衡转移效应”的推动下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其实,当初中国外贸起步时的那些“三资企业”,也称为“两头在外”企业,而这些企业所加工的产品其大部分零部件还是来自于东亚地区,并非“MadeinChina”而是“MadeinEastAsia”。可以说那时还不属于中美双边的直接贸易,而是多边贸易。1992年之前,既使在这类对美贸易中,中国所处地位一直是逆差地位,从1993年才开始转为顺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后,中美贸易有了较快发展,近几年有了大的发展,随之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就有了明显的增幅。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07年中美贸易额为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对美出口2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4.4%;从美国进口694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贸易顺差1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3.2%。2008年中方统计的差额为1708.6亿美元,其中中方对美出口2523亿美元,进口814.4亿美元,按美国商务部统计是2663.3亿美元,出口是714.6美元,进口3377.9美元,中美统计数字分歧954.7美元;2009年据美国商务部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659.8亿美元,下降10.2%。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95.8亿美元,下降0.2%;自中国进口2964.0亿美元,下降12.3%。美方贸易逆差2268.3亿美元,下降15.4%。从这些确切的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的顺差也好,美国的逆差也好,都是一个变数。1992年之前,中美贸易中国为逆差,1993年之后,中国变为顺差,美国为逆差,1993~2008年美国的逆差不断跃升,从2009年6月开始下降,今年1月又比去年12月下降6.6%,达到去年以来的最低点。这充分说明中美贸易中的顺差和逆差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变化的。

中国现在已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的进口来源地。同时,中国大陆又是亚洲的加工中心,也称之为“世界加工厂”。美国对华贸易的逆差,实际上只是美国对东亚或其他地区贸易逆差的一部分。以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笔记本电脑为例,其终端产品是在江苏省昆山市台资企业下线的,其中包含有美国的处理器和软件、日本的硬盘、韩国的显示屏、新加坡的声卡等多个国家的零部件。中国大陆对产品价值的贡献不足30%。如果按照原产地规则,这个笔记本电脑自然算是中国制造的,实际上是中国组装的。显然要把整个笔记本电脑的报关价格都统计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里,所反映出来的数据就不是两国真实准确的贸易额。在中国对美国出口中约70%的产品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加工贸易。因此,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刘遵义在2006年的论文中写道,他发现中国创造的附加值只占美国自中国进口额的约37%。2008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经济学家库普曼、经济学家王直和魏尚进用另外一种不同的方法研究后发现,这个比例更接近50%。换句话说,尽管美国自中国进口额让人这么苦恼,其中有一半到近三分之二都不是中国创造的。相反,它反映出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工人和资本的成果。据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林登、克拉莫和德瑞克被广为引用的2007年的研究更形象,一部苹果(Apple)iPod生产成本为150美元。不过其中只有约4美元是中国创造的附加值。而大部分价值来自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生产的元件。而当这些在中国组装起来的iPod被输送到美国的时候,150美元的总成本就都被算作是来自中国的进口,这也是不合情理的。

近些年来,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美国在华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多。到2009年底,美国在华的实际投资已达到610亿美元,投资的项目达5.7万多项。中国美国商会《2009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在华美资企业生意兴隆且在不断扩大规模。而这些美资企业的产品大部分都在中国市场销售或向中国附近的国家或地区出口。以通用汽车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为例,他们在中国生产的汽车与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热销,实际上取代了中国从美国进口汽车与手机。这实际上部分弥补了美国对华贸易的逆差。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美资在华企业在中国销售额商达1200亿美元,向中国周边地区出口了800亿美元的商品。这两项相加可以弥补当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2325亿美元的86%。这就说明中美经贸合作中,贸易优势在美国。中国是一个靠出口大量劳动密集型日用消费品来换取少量高科技设备与技术的发展中国家,根本不具备与美国同样的贸易优势。中国人有个形象的比喻,“中国拿一亿件衬衫出口到美国,才能换回一架美国的波音747客机”。从1993年以来,中国对美贸易之所以有顺差,这只能说是美国实行高新科技贸易出口管制的结果。

其实,在中美贸易中,中国无意寻求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而且还在采取进一步举措增加自美国的进口,促进两国贸易平衡。2004年,中国对美贸易首超日本、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多次降低出口商品退税率,首先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先后10批次取消了1115种产品的出口退税,4批次对300多种商品,不仅取消出口退税,还要加征出口关税。其次,对出口数量大,易引发贸易摩擦的商品降低出口退税。从2006年秋到2007年夏,先后五次大规模降低出口退税,特别是2007年7月1日2831种商品大幅下调出口退税率,取消了553种资源性,影响环保的商品的出口退税,占全部出口商品的37%。这种作法在国际贸易史上都是少见的。再加上人民币不断升值,到2010年3月底,人民币已升值22.5%,从2005年7月20日8.27元兑1个美元目前已升值为6.80元兑1个美元。这很明显,中国政府是在有意识控制外贸出口增长态势的。有数据为证:中国对美出口在2004年比值大增的前提下,2005年开始下降28.4%,2006年下降27.2%。但是,中国己进入市场经济,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仍然在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渠道抢关出口,又曾一度造成了短时期内的外贸出口反弹上升的局面。2006年8月至11月,月均出口增幅高达31.5%,2007年4月至7月,月均增幅高达29.2%。2007年8月中国政府所制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发挥效应后,2008年初又开始下降,当年下降的幅度为4.5个百分点,到2009年底已下降到了近五年的最低点。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大规模最广泛的国际分工的必然产物,很难逆转。在中国的外贸出口中,加工贸易占了一半,中国是“世界加工厂”。众所周知,加工贸易是一种增值贸易形式,天然产生顺差。中国的外贸顺差将会长期存在,不会因人民币升值而消失。2009年7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经过双方务实努力,中美就事关两国在经济、金融及相关领域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开拓了全面合作的空间。同时,双方还拟就了一份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业内人士认为,中美在上述领域的合作对缓解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起到巨大作用。相信,只要中美都本着务实的态度对待双方贸易中出现的逆差和顺差,妥善处理彼此之间的贸易纠纷,就一定会把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频率和危害性降到最低水平,中美贸易发展前景广阔。(张媛媛)

参考资料:

[1]中国出口贸易网

[2]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来源:求是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