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调整也会遵循渐进原则
时间: 2010-11-25

因市场担忧中国已经进入了政策尤其是货币的紧缩周期,股市周二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盘走低。11月23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跌1.9%,至2828.28点,盘中交易区间为2791.58-2872.17点,深证综合指数跌1.0%,至1300.63点。那么,货币政策真的会从“适度宽松”一步跨进“从紧”的周期吗?

中国经济目前基本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且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通胀问题却越来越严峻。在此情况下,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需要作出适当调整,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现在中国央行货币政策采取的是多目标制,而其他大多数国家的央行采取的都是通胀目标制。面对多目标制之间的冲突,央行应该会有所取舍:即在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权重去考虑多目标,同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去改变权重,或进行切换。当前货币政策就面临这样一个十字路口。

抗通胀和防范金融风险是现在和未来货币政策需要实现的目标。

针对未来一段时期央行货币政策的方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建议,必须要对M2的增速进行积极的调整来应对通胀压力。如果“十二五”期间GDP增速为7%‐8%的水平,如果容忍因理顺价格需要的通货膨胀率为4%,再为商品市场化留1%‐2%的空间,则未来的M2应保持在13%‐14%左右。但为了能够消化近两年货币的超发,则M2的增速还应逐步收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此前建议,应该想尽办法控制住通胀,使负利率尽快转正,明年应该趋向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他预计明年贷款增速在15%~16%之间。

同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李稻葵也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趋于稳定,已经到了适当调整货币政策的时候,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审慎的政策,通过加息等一系列的手段来减少货币的流动性,是控制国内通胀的有效手段。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在保证金融体系稳定方面的不足,因此宏观审慎管理已成为危机后国际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各国政府以及金融界的普遍共识是要建立逆周期调节机制。除了要用好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具有逆周期调节效果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抑制经济过度波动之外,还有必要引入一些逆周期调节的创新手段,如建立逆周期的资本缓冲制度和动态损失准备制度等。

关于货币供应量的问题,在11月2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从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内容来看,预计央行在今年不太可能再有明显的货币投放和信贷宽松措施。货币和信贷政策总体上可能会保持一个稳中偏紧的基调,因为目前通胀压力明显,且信贷投放略超预期。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银行信贷在全社会融资中占比很高,信贷波动与经济周期变化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有很大关系,因此建立逆周期信贷调控机制是中国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的工作重点。

央行副行长马德伦认为,“池子”是一系列货币政策组合,包括对流入外汇的管理、准备金率调整、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等货币政策各项工具。

在23日的公开市场上,央行发行了20亿元1年期央票。本期央票的发行量可谓地量,一来是因为1年期央票一二级市场收益率倒挂,二来是因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已经回笼大量资金。如果央行有意维稳资金价格,刻意容忍央票收益率一二级市场收益率倒挂,预计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会频繁上调,以替代央票发行。

从央行官员最近的表态来看,核心是密切关注物价走势,继续灵活有效地运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考虑引入新的政策工具,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这些信息被各界看作是监管层在转变现行货币政策之前提前向市场释放的信号。

李稻葵认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挑战。他建议,当下我们可以从调整我们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着手,减缓货币存量的增长速度,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序将银行里的存款引导出来。

最后,在与通胀和金融风险较量的过程中,现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目标取向的转变也应遵循“渐进”这个原则,因为历史告诉我们,“急转身”带给大家的“伤痛”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