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加工贸易形势展望
时间: 2009-01-12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其影响尚未结束。从外部来看,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可能继续增多。

(一)国际经济陷入衰退,外部需求进一步减弱。据IMF最新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仅为2.2%,发达国家整体下降0.3%,自二战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各主要经济体将缩减外部需求,拖累国际贸易增长。尽管各国相继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但市场信心的恢复仍需时日,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伤害不断加大。2009年将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贸易最为低迷的一年。外部需求全面收缩将使我国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

(二)国际贸易风险加大,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金融危机导致部分国家金融市场动荡、信用急剧恶化、货币价值剧烈波动,影响全球贸易的稳定。势必加大进出口贸易中的履约风险、汇率风险和结算风险。同时,国际贸易的萎缩将使国际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导致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截至11月底,美、日、欧盟为保持本区域经济增长、保证就业,明确表示将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此举将极大抑制中国出口,对外贸易摩擦将大幅增加。

(三)相关政策调整有利于促进我市外贸增长。去年下半年我国采取了更为积极的经济政策。国家先后三次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退税率;人民币汇率也由原先的“小步走、不停步”变为逐渐趋稳。2009年,在全力保增长的目标下,人民币将继续保持稳定或小幅反弹,机电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退税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国家可能会对部分加工贸易类产品的限制有望放松,将对促进外贸增长,改善外部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初级商品价格回落有利于进口环境改善。金融危机爆发带来全球市场信心动摇、需求减弱,导致初级产品价格快速回落。2009年,原油、粮食等产品价格总体上仍将延续高位回落走势,但欧佩克减产、美元价值变化、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和海上航运安全问题仍将引发价格短期波动。价格回落有利于改善中国原材料进口环境,减轻企业成本压力,也为中国加强战略资源储备,抵御价格波动风险创造了有利时机。

对加工贸易而言,首先,随着商务部、海关总署2008年97号公告暂停执行大部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调整银行保证金“实转”台帐,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是,纵观前两年国家连续出台了严厉的加工贸易调控政策,且由于加工贸易生产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因此相关政策出台后,未能在短时间内体现出应有的效应。从而导致国家连续出台严厉政策,最终导致一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倒闭、歇业、非正常撤离。目前再出台扶持政策,但企业已经倒闭、歇业,很难再恢复了。

因此笔者在此强烈建议国家出台加工贸易宏观调控政策要适度、稳定、连续,要充分考虑到加工贸易的滞后效应。

其次,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和限制类商品目录是按照HS编码来设定的,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忽略了企业使用环保设备生产禁限类商品。由于目前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和限制类商品仍然可以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因此忽略了生产过程,那么造成的“高污染、高能耗”的后果仍将由中国百姓承担。

坊间流传,2009年国家可能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和限制类商品作出调整,因此笔者在此强烈建议在作出调整决定前,务必要考虑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保护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第三,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空转”制度需要进行重大改革。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空转”从法律上讲是担保的免除,是海关按规定给予企业的一项优惠便利措施。但是好事要做好,企业为了缴纳“空转”台帐还需要至少在海关和中国银行间往返奔波4次,一旦企业发生违规违法行为,海关也无法从“空转”台帐划转税款,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因此笔者在此强烈建议国家取消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空转”制度,仅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实转”制度。

综上所述,由于加工贸易生产具有滞后效应,因此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措施对加工贸易企业而言很难在短时间内起作用。所以说,2009年对加工贸易企业来说将是非常艰难的一年。但从另一个角度,随着一批小的加工贸易企业的倒闭,加工贸易各行业将进行一次洗牌,对一些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而言,利用这么一次机会进行行业重组,为明后年经济复苏后的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郭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