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国库里每4元钱,就有1元是海关征收的税款。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海关税收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税收工作的困难和企业经营困境的现实问题,深圳海关明确了“综合治税,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思路,即一手抓服务,以服务促发展,以发展保税收;一手抓管理,向管理要税收。围绕综合治税的工作思路,深圳海关一方面依法监管,用优质高效服务,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扩大税基,另一方面整合资源,增强税收征管能力,提高税收的应收尽收水平,保证国家税收的应收尽收。
提速减负涵养税源
在严峻的金融危机和税收形势下,如何把增强国家财力与增强企业竞争力统一起来,把保护国家利益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统一起来?深圳海关关长李书玉说:“民富则国强。国家的税收来源于企业的发展,只有企业发展了,效益好了,国家的钱袋子才能鼓起来。”
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深圳海关采取多项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快通关速度,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从而拓展税基、涵养税源。
8月31日,深圳市粤坤鹏贸易有限公司向深圳机场海关申报出口一批电动车充电器,这是深圳海关在空运港口启动出口分类通关的第一单货物。从递单到电脑单证审结,不足10秒,再到海关柜台盖单、出单,整个通关手续仅用了十多分钟。6月1日,深圳海关在蛇口、大鹏两个海运口岸率先试点分类通关模式,现在又扩大到了空运口岸。
分类通关是今年深圳海关构建“综合治税大格局”,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分类通关改革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便利呢?提速,减负。深圳市方圆物流公司负责人萧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审单是平均用力,前台接单后台审核,光审单就要三十分钟,现在低风险报关单只用十秒。节省了时间,腾出了人力,对于企业节约经营成本,增加竞争力无疑是很有帮助的。”目前,深圳关区一半以上报关单证享受到“低风险快速放行”优惠待遇,出口货物的通关效率大幅提高,企业物流运作成本大大降低,守法企业还能享受货物放行之日10天内自主选择向海关递交单证的待遇。
除了分类通关之外,深圳海关还继续推行24小时预约通关、担保放行、上门验放、网上支付等便捷通关措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贴身服务,对大型企业实施个性化服务。为进一步提高海关的验放效率,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深圳海关还采取区域通关组合模式,将跨境快速通关与“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结合起来,不仅通关效率大幅提高,也为企业节约了1/3的通关成本。
提升能力查漏补缺
为了增强海关税收征管能力,全面提高应收尽收水平,深圳海关采取措施,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商品和重点企业的规范管理,加大对主要税源商品的分析监控。目前,深圳海关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严密的跨部门综合治税监控机制。这套机制可以整合税收风险分析监控资源,通过运用多种数据筛选、统计模型、现场调研等手段,加强税源调查,跟踪国家政策和国内外经济贸易走势,及时做出对税收动态的分析和预警。
“今年我们加强了对关区审价、归类、原产地核定等工作的监控和指导,充分挖掘税收的存量,为国家挽回了很多税收”。深圳海关关税处处长马欣勤说。据介绍,今年深圳海关所征税款中,有1.38亿元来自于归类补税,同比增长344.33%;有5.14亿元来自于审价补税,同比上升52%。
企业由于政策理解存在偏差,可能造成少征漏征的情况,当货物、物品已放行后,就需要海关通过归类、审价等手段,来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今年年初,深圳海关通过监控系统,发现某知名服饰公司进口的品牌服装平均申报价格在深圳关区进口的服装类等商品中均处于较低水平,且该公司采用关联交易的运营模式,存在较大价格风险。经过深入调研,海关发现该公司表面上从事自营进口,实际上完全被境外母公司所控制,子公司基本没有实际职能,每年还必须向母公司交付巨额服务费,母公司是以收取服务费用的方式,再以较低价格向子公司提供商品,从而将子公司进口成本降低来达到逃避关税的目的,同时也逃避了国内税费,涉嫌转移定价低报价格。服务费未计入海关完税价格的风险明显。于是,海关对该名牌服装公司进行了核查补税,涉及税额合计742.7万元。
今年1月,深圳海关通过监控,发现深圳某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税号为8528.5110的液晶显示器中,有部分带有HDMI接口,属于高端设备的专用监视器,根据总署归类指导意见书,应归入税则号列8528.5910。“税号8528.5110项下的显示器与税号8528.5910项下其他彩色监视器之间有较大税差,前者最惠国关税税率为零,而后者税率为30%,两种商品外观很接近,很容易混淆造成归类差错”。马欣勤向记者解释说。经过进一步调查,海关发现该公司在2008年从深圳口岸共进口带有HDMI接口的液晶显示器合计约17万台,总金额约人民币2.57亿元,补缴税款共计人民币9018万元。
稽查缉私保驾护航
海关综合治税大格局中,还有稽查与缉私两大“护法”。
第一个“护法”是稽查。稽查是一种海关后续监管措施,是促进企业守法自律、规范经营,依法纳税的重要手段,构筑综合治税大格局的重要防线。
和企业数量相比,海关的稽查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每一家企业都去稽查。不分轻重,随意稽查,也会给企业的正常运作造成影响。
对此,深圳海关对进口价格明显偏离正常值或同类商品价格差异大的企业,以及容易出现归类差错商品实施专项稽查,有效锁定重点稽查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稽查对企业经营的干扰。4月份,通过稽查,发现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向海关申报进口液化天然气时存在漏报应计入完税价格的“途中损耗费”,涉税2351.63万元。
从去年底以来,深圳海关开展了“企业稽查借助中介机构审计力量试点工作”,把海关稽查定位为服务企业的一种常规方式。这项措施推出以后,企业切实地感受到,规范了自身的进出口行为,就能更好地享受海关优质服务,企业的效益才有保证,发展才能长远,很多企业还特意邀请海关上门指导。“今年以来,深圳海关稽查补税1.22亿元,同比增长了181%。通过稽查,一方面促进企业守法自律,规范经营,提高效益,另一方面也确保了海关的税源,使国家税款应收尽收,这是一项双赢的措施”,深圳海关稽查处处长林宇超告诉记者。
另一个“护法”是缉私。和稽查引导和规范企业的功能相比,缉私是对主观恶性违法的企业走私行为的一种事后惩戒,是海关综合治税的重要保障。
走私活动不仅直接造成国家税收流失,而且冲击国内市场,破坏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挤占国内需求,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走私违法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就更为明显了。由于特殊的地缘位置,深圳口岸很容易成为走私违法活动的过道。深圳海关始终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通过以打促税,既维护了企业的合法利益,又保证了国家的税收入库。
今年以来,深圳海关综合运用刑事、行政执法手段,坚持破大案、打团伙、抓源头,重点打击海上及非设关地走私、利用旅检渠道水客“蚂蚁搬家”走私,规范贸易进出口秩序;开展了针对价格瞒骗和加工贸易渠道走私违法活动的专项打私行动;重点查控主要税源商品,促使商品从合法渠道,以正常手段报关入境。
以打促税有力促进了税收应收尽收,维护了关区正常的对外经贸秩序。深圳海关缉私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深圳海关一共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22宗,其中涉税案件143宗,目前案值14.117亿元,涉税金额有2.486亿元。
今年已征税430亿元
通过综合治税,让企业的效益好起来,国家的钱袋也鼓了起来。今年7月以来,深圳关区外贸经济已出现回暖迹象,深圳进出口下滑幅度已大幅收窄,尤其是深圳民营企业更是率先突围,呈现出勃勃生机。今年以来,深圳海关已征收税款净入库430.83亿元,平均每个工作日征收2.6亿元。关区各项税收质量指标保持良好。无论税收数量还是质量在海关系统都名列前茅。
“我们不仅追求税收量的增长,更注重税收质的提高,讲究的是税源的长远和稳固。既要千方百计完成国家税收任务,又要严格依法行政,把增强国家财力与增强企业竞争力结合起来。”李书玉强调。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